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

每次保养、换机油,都得跟修车师傅斗智斗勇。你盯着他们一举一动,生怕机油加多了,或者少了,到头来还得自己擦屁股。可问题来了,要是机油加多了,超过了上限,要不要紧?能不能不管?师傅也是一脸无所谓,说没事儿,可你心里还是打鼓,毕竟花钱养车,不想整点麻烦。多出来那一丢丢机油,真就无所谓了吗?

说到底,机油加多了为啥让人纠结?你琢磨一下,车厂设的机油加注量和上限、下限刻度,都是工程师按严丝合缝的数据算出来的。不是说你少点多点都能过得去。机油多了最直接的问题是什么?小学生都会背:烧机油啊,油耗增加啊,发动机里随便哪儿都能闹幺蛾子。可这些道理,听师傅讲起都像天方夜谭,真正遇上是不是那么夸张?

这里先抛几个问题给你思考:机油尺上的那两毫米多出来,真影响发动机寿命吗?有没有实际危害?汽修厂师傅说没事,你信吗?

我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你听听。那天机油换完,感觉多了点,折腾半天还是觉得不爽。你说我是不是闲的?可就是不放心,强迫症犯了。查了说明书,查了论坛,看网上一堆吓唬人的说法:什么进三元催化,什么冒蓝烟,什么油封泄漏……看的我心里更慌。其实当时那点机油就比上限高了两毫米,说实话,真要死车估计不到。但我是个较真的人,非得弄下来不可。也问了师傅,结果师傅说:“我们也没有抽油的工具,再说你这车能加4升,没事。”这一套懒得理你那套流程。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说实话,这类“差不多得了”的态度在很多汽修店见怪不怪。问题归根结底,是大多数人觉得,机油只要别低于下限,加多点无所谓。真的无所谓?我想想,你是不是有过机油尺下限不够还硬撑,车没事吧?但反过来,机油多了,确实更没几个能拍着胸脯说根本没问题。

实际点说,有人愿意信师傅那一套,也有人跟我一样非折腾个明白不可。那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办法把多出来的机油给抽出来,过程听着容易,做起来要命。你以为拿根管子往机油尺口捅进去,用力一吸就行?想得美。现实是,一根管子粗了卡住,细了软趴趴,根本进不去。不知道你们家里有没有那些莫名其妙的网线、电线、充电线,剪了一堆,全试了个遍,还是搞不定。

这过程中你会有一种发现:车上的每个小细节,都是设计师脑子和你的直觉过不去的地方。管子插不进去,你不服气继续试,什么线芯、什么铜丝,折腾半天,最后还是不进机油。其实你是不是就该放弃?但人有时候就是死磕,那这口气必须顺下来。

反复试错,我终于用了一根小米充电线,有点支撑力,总算插进去了,再揣摩下负压问题:单单管子不管用,还得注射器。你是不是有点怀疑,所有家里找得到的器材都能用到汽车上?还真是这样。注射器抽起来就顺了,虽然一开始抽得费劲,好歹解决了问题。抽了三百毫升,机油尺终于回到正常上限之下,心理的石头落地。

回头再总结一下,为啥要这么较真?有的人说:“多点少点没事。”但换个角度想,规范的机油量是厂家做足了测试得来的。你觉得自己聪明,能凭经验拍着胸口说没事?风险其实不是每次都显现,但真遇到个极端情况,比如高速跑长途,底盘温度上去,机油起泡,油封、曲轴通气、三元催化就有可能出问题。到底是不是很容易坏?其实几率不高,但你是不是愿意为这点侥幸买单?

还有,修理师傅说,“没有抽的工具”,“放油量不好掌握”,那到底为啥不备一套抽油器?这问题看似小,其实反映了服务态度。一味劝客户“没事”,是责任心问题,也是所谓“过得去就行了”的思想。明明是个小问题,也懒得帮你处理。换位思考下,车主对车的要求比师傅严苛,有点强迫症也正常。毕竟你出钱买车养车,真正想要的是踏实和放心。别人说没事你信吗?我反正不信。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点共鸣?大家其实都怕车出问题,往往一些小节是心头上最敏感的。你信厂家的刻度、信说明书的标准,结果一到修理铺,全靠师傅一句“差不多”搪塞过去。客服也好、修理师傅也罢,遇上较真的客户也得较真一点,不是按经验拍脑袋。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保养爱较真,机油多两毫米,自抽机油折腾经历-有驾

再说机油超标的实际影响,不用吓自己,也别无所谓。机油多了,会不会烧机油?有概率,尤其是活塞和曲轴通气系统设计有缺陷的车型。机油高了,搅拌起泡,气泡进油路,润滑性能下降,有可能加剧油耗、增加发动机内部脏污。你要说灾难性故障可能没那么快,但谁愿意拿自己的车做试验?这时候,心里一百个不爽,全得自己解决。

处理这事,有几个小体会。抽机油不是万能的,得先解决管子和机油尺口的粗细匹配。市面上的抽油器看着很美好,用的时候才知道各种接口、管径、长度、负压、支撑度,各种讲究。自己用完注射器觉得舒服,回头翻翻淘宝,这货还真挺贵。看来汽修厂不备也是有原因。但起码态度可以端正点,技术上得想着怎么帮客户解决问题。

有人说:“我没那么在意,超两毫米没事。”那你是不是下回再多点也无所谓?最后变成“差不多得了”,其实是对自己车的不负责任。你琢磨下,如果你养一辆豪车,可能一丝一毫都要较真了。普通车主是不是就得降低标准?其实标准是自己定的。你自己舒服才是真的舒服,别让师傅一句话把你的自信打消了。

最后我想问,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纠结?机油多了、少了,到底在不在乎?你会不会为了一点异常自己折腾半天?你信师傅,还是信自己?是不是也愿意为一份安心多付出点成本?说到底,车是自己的,用着踏实是本事。师傅能帮是好事,不能帮自己解决也是一种成长。这就是养车的乐趣,这就是生活里的仪式感和较劲。

一次小小的抽机油,能给你什么启示?也许就是:别怕麻烦,麻烦是进步的机会。不舒服就去解决,多学点知识,多动动脑筋。下次遇到事儿,未必能完美但总能比上次做得更顺手。这才是跟自己的强迫症谈判,跟师傅的“无所谓”抗衡,也是对生活最朴素的倔强。

折腾完了搞定一瓶机油,心理终于放松了,开车上路,听着发动机的声音,觉得一切都这么顺。谁说细节不重要?其实,认真的人一点点都不想放过。这才叫“养车”,这才叫“认真”。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