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停车场 5100亿资金正窒息

#台风过后的绝美天空#

冰冻停车场 5100亿资金正窒息

每天12家。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这是汽车经销商残酷的生存倒计时。全国超4400家4S店在2024年选择退网。平均每天消失12家。行业亏损面超过五成。近8年来首次。2025年上半年。超1200家4S店濒临倒闭。仅27.5%的4S店完成销量目标。七成经销商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这不仅仅是萧条。这是一场冰冻。截至2025年中。全国积压了345万辆新车。创近两年新高。按每辆车15万元估算。超过5100亿资金被冻结。这些钱本该在市场中流动。如今却静静地躺在停车场。落灰。淋雨。沉睡。窒息。

🤔 为何陷入绝境?

新能源的浪潮太猛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连续多月超过50%。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它们保养需求低。而且多采用直销模式。直接绕开了传统4S店。冲击着后者赖以生存的售后维修和新车销售业务。

模式太旧了。传统4S店的经营模式。几十年来未有根本改变。类似于“压货”。先向银行贷款进货。将车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客户付款后。再用这笔钱赎回合格证交付车辆。一旦资金链断裂。提车便成空谈。

冰冻停车场 5100亿资金正窒息-有驾

成本太高了。4S店通常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租金高昂。人力成本不菲。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专业设备采购和维护。在销售利润下滑的情况下。高昂的运营成本让收支难以平衡。

价格战太伤了。为了完成厂家销售目标。拿到返利。许多4S店选择赔钱卖车。价格一压再压。还赠送各种“大礼包”。“15万-20万元的车,经销商优惠动辄5万元以上,扣除厂家返利每台车仍亏损4万元。”。据统计,上半年全国超八成门店存在价格倒挂。约六成门店倒挂幅度甚至超过15%。卖得越多。可能亏得越狠。

💸 谁承受代价?

消费者真的获益了吗?表面巨大的优惠背后。可能隐藏着强制捆绑的高额保险和装潢。低息贷款中可能暗藏手续费。售后维修时的“建议项目”也可能水分惊人。经销商亏损的每一分钱。最终都可能以另一种方式转嫁出去。

冰冻停车场 5100亿资金正窒息-有驾

当84.4%的经销商都在亏本卖车。行业的健康生态已遭受严重挑战。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零部件供应商为保订单。有时也得接受低于成本线的报价。订单越多。亏损可能越严重。一场因“赚不到钱”而起的连锁反应。正在产业链上恶性循环。

🛣️ 转型之路何在?

转变模式。一些经销商开始尝试“线下展示+线上成交”的模式。例如上汽荣威Marvel X。客户在展厅体验后。被引导至制造商的独家线上渠道完成购买。新势力品牌采用的代理制模式也逐渐兴起。经销商无需承担库存压力。每卖一辆车获得固定佣金。这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

拓展业务。面对售后维修业务的萎缩。4S店需要拓展服务内容。例如增加汽车美容、改装、二手车置换等服务。以此开辟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拥抱电动。传统经销商积极与新能源车企建立合作。成为其销售渠道的一部分。例如。河南最大的汽车贸易集团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业务过渡。其旗下新能源和燃油车4S店数量占比已达4:6。不少曾经的豪华品牌4S店。也转而投向“蔚小理”等新兴品牌的怀抱。

冰冻停车场 5100亿资金正窒息-有驾

降低成本。一些品牌正在尝试轻量化的销售网络模式。例如林肯汽车推出“星火燎原”计划。将单店面积压缩80%。投资门槛降至传统4S店的十分之一。

主机厂支持。车企也在调整策略。宝马曾宣布下调经销商销售目标、增加补贴和减免政策、减少考核项目。上汽大众则尝试当经销商库存系数过高时。主机厂暂停批发车辆。以缓解经销商压力。

数字化管理。利用智能库存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需求。优化进货计划。减少积压与缺货风险。实时监控库存状态。实现精准管理和快速响应。

🌟 未来展望

变革已然开始。但路途漫长。传统的压库模式正在被重塑。新的合作模式在探索。代理制、直销、线上线下一体化... 渠道的变革正在转换思路。

经销商的生存压力。需要被看到。也需要被解决。无论是厂商重新制定规则。还是经销商的自我革新。目的都是让汽车市场更健康。让服务更好。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5100亿的冰冻资金需要解冻。每天12家的倒闭速率需要停止。这不仅关乎经销商。更关乎整个汽车产业的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