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推全固态电池,续航提升1500公里,充电桩布局待加强

你说,最近汽车圈谁最吸引眼球?不是哪个车模当红,也不是哪个老板暴富,居然是长安汽车这一手“金钟罩”,活生生把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几遍,直接整出了个全固态电池,续航暴击1500公里,简直像玩升级打怪一样,一下就赌翻了长途自驾那根最紧的神经。

但别急,按下快进键之前,先来捋捋,这事咋就炸出了这么大水花?

说实话,以前你坐在纯电车里,不管是哪家品牌,没事就嘀咕一句“我的电还够吗”,内心就像是在超市挑特价商品,见到标注“电量剩余90%”才舒坦一点。

想南下去上海?光看那个电量表都能让人冒汗,起码得计划好几个充电点,地图APP翻来覆去,比谈恋爱还认真。

可这下,长安搞的全固态电池一下把续航线拉到了1500公里,干脆从北京直接冲到上海,中途压根不用停,连压马路都更有底气了。

这个跨度,像是从马路边的双飞燕鼠标直接升级到激光电竞神鼠,一步到位,不留后路。

其实吧,今年电动车市场本来就比往年热闹。

买车的人五花八门,有的瞄准牌照,有的冲着环保,真正爱琢磨的人,第一优先都是充电和续航,别看有些人嘴上说“配置很重要”,轮到下单那会儿,手指直戳续航里程。

估摸着,十个有七八个都在捣鼓这玩意,续航短的死活不安心,生怕出门一圈,回来人没累,车先趴窝。

有网友半开玩笑,说纯电车就像现代人追电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和焦虑。

现在好了,“金钟罩”来了,好像是把这个心结一口气切开,开车从头到尾基本不用看电量,脑海里没有“下一个充电桩没找到”的焦虑,只有“去不去海边吹吹风”的冲动。

要知道,用电本来就比用油便宜一些。

根据市场上的数据,各种测算拉锯,电动车每公里的使用成本基本上只是油车的三分之一,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这点,能省更愿意省。

省钱这个话题,搁现在通胀这么高,基本都是“真香”属性,你说谁还死死抱着老旧油车不撒手呢?

当然,钱袋子不是唯一的考量,更别提电动车的保值率。

大家心里其实很在乎这个隐形损失,毕竟谁都不愿买了新车两三年后转手只剩半价。

长安推全固态电池,续航提升1500公里,充电桩布局待加强-有驾

过去就在想,电池技术跟不上,车肯定掉价,二手市场看不上。

但是这几年的电池进步,尤其是长安这样敢于冲刺技术极限的,估计保值率是蹭蹭往上涨。

业界坊间都在讲,“电池好的车,卖得值”,有人甚至说能涨10%-15%,我怎么觉得这只是保守估计,毕竟现在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只要技术杠杠的,二手剩余价值说不定更高。

但咱们也不能光靠想象,小区里扫一圈,电动车越来越多,续航短的车还是没人看,续航强的基本卖到断货,这可不是我瞎编,看看销量榜单就明白了。

续航里程成了分水岭,谁家技术上了高台,谁市场就能喊话。

长安这波操作,无疑是在“王炸”级别,硬生生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又往高了抬了一截。

那些还在用传统锂电池混日子的厂商,估计现在小心肝要抖一抖,到时候惯例就是“谁还买你们家的车”。

看着油车在道路上逐渐变少,电车越来越多,有种“时代变了”的实感。

这趋势大概率挡不住,有点像当年从按键手机到智能机,大家嘴上嚷嚷不想换,结果都忍不住下单。

当然,别以为我的彩虹屁要喷一整个白天,金钟罩也不是啥完美神器。

技术牛归牛,全固态电池说白了还是贵,成本高得离谱,能买得起这玩意的,估计也不会太多,至少现阶段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这一杯羹。

再说充电桩,这个老话题简直让人“头大”,北上广深稍微好一点,换个三线城市或者乡镇,不夸张地讲,有时候你开快没电了,四下找不到充电点,就像是“网速突然掉线”,明明有技术,却用不上。

尤其偏远地区,谁要是喜欢自驾游,这续航再强,没地方充电也白搭了。

所以说,全固态电池单打独斗还不行,除了价格得拉下地,充电桩网络也要更密集,最好能做到加油那么方便。

要不然,大家伙还是会有“万一找不到充电桩”的小担忧,不可能盲目乐观。

再有一种声音始终存在,有人说,电车能不能真的盘倒油车?

这个问题有点像“AI能不能替代人类思考”,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毕竟油车有自己的地盘,自由加油,费用稳定,尤其对于长途卡车司机,电车车还没法全盘接力。

但与此同时,电车的优点就越来越扎实,环保、省钱,还不像油车那么燥,开起来舒服,整个体验升了半个档。

长安推全固态电池,续航提升1500公里,充电桩布局待加强-有驾

大家其实都是摇摆中观望,不是谁都能一拍脑门就认定电车是未来。

技术提升,政策推动,基础设施也配套齐全,市场自然就会倒向更优的那个选项。

不过,想象那个画面,路上看不到油车,全是电车在奔腾,听着马达的嗡嗡,空气都清亮了起来,多少是有点诱人。

电车会不会一统天下,这事儿咱先不下结论,毕竟未来说不准。

毕竟油车稳扎稳打,电车搞创新,两边还在拉锯,这片市场还没到终局。

也不能忽略一点,这些年国产新能源车玩创意、拼技术,卷得你追我赶,不断写出新规则。

但归根结底,长安这步大棋,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打响了续航的升级赛,越用心做技术,消费者越买账,整个行业都逼着跟着卷起来。

电车未来再怎么涨,也不能离开基础设施,更不能光靠续航忽悠。

回到现实,谁买电车,首先要看自家的充电条件,之后才考虑续航和性价比。

技术的旗帜虽然高高举起,但最后还是要落地,要普及,要让普通人也能买得起,用得上,不然就是一场“看得见摸不着”的科技秀。

长安推全固态电池,续航提升1500公里,充电桩布局待加强-有驾

其实,大部分人也明白,电车跟油车不是你死我活,就像路上的SUV和轿车,各有各的粉,最终还得靠性价比和便捷带动大家转向。

即便如此,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这招,把续航焦虑揉碎了塞进垃圾桶,至少改变了用户的想象力。

今后电车市场假如真能做到“想去哪就去哪”,没了电量焦虑,还有比这更爽的吗?

不过谁都知道,完美的东西天生带点瑕疵,价格、配套、技术迭代,都得时间来慢慢优化。

话说回来,“未来可期”不是一句口号,是步步追赶出来的结果。

眼下金钟罩一出,油车看似还在蹦跶,电车的底气却越来越足。

也许再过几年,咱们会像当年对智能手机一样,对电车的进化视若平常。

走到这里,说一嘴,现在的汽车圈,你最关心啥?

续航、安全、价格、充电桩,还是品牌Logo贴纸?

你觉得电车真能取代油车吗,还是说油车还有最后的反击机会?不如留言聊聊你的故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