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喂,朋友们,今天小睿跟你们聊聊美国怎么逼荷兰停供中国的事儿,我看这次荷兰真是踩到铁板了!
到九月底,荷兰政府的一份接管命令,把一家中资半导体公司推到风口浪尖,结果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大家都措手不及。
本田墨西哥的工厂暂停生产,加拿大那边的产能也缩减到一半,大众、宝马的芯片存货很快就用光,博世等零部件大厂都赶紧向政府施压,希望能得到帮助。
这场起因于荷兰的骚动,最终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麻烦,而最开始的推手荷兰政府,不到50天就被迫返回了掌控权。
突然之间的掌控插手
到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凭借一部1952年的老法子《货物供应法》,把安世半导体的掌控权给冻结住了。
这家总部在荷兰的公司,实际上是中国企业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的部长发话,要求安世以及它在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和人员等方面不得做任何变动,这个命令有效期是一年。
时间安排挺微妙的,刚好在前一天,也就是9月29号,美国商务部推出了那条50%穿透性的新规,明确说持股超50%的实体清单企业的子公司,也得遵守一样的出口限制。
闻泰科技出现在美国的实体清单里,这下安世半导体也算自动被划入限制名单了。紧接着,荷兰政府的接管令也跟着到来。
安世半导体算得上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晶片制造商之一,其出品对欧洲的汽车行业很重要,公司的收入中大概有60%是靠汽车相关的客户拿下的。
这些东西有二极管、晶体管、电源管理芯片啥的基础零件,虽然技术门槛不算高,但产量特别大,几乎每辆车上都得用上。
安世半导体起初是恩智浦半导体标准产品部门,到了2017年就开始单独运营,2019年被闻泰科技给收购了。到了2024年,安世半导体的营业收入达到147亿元,毛利率是37.47%,净利润则是22.97亿元。
直接击中要点,精准出击,反制毫不含糊。
荷兰的接管令刚刚发布时间,中国商务部在10月4日也跟着发了出口限制公告,明令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分公司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某些成品和子组件,这招真算打得狠准。
安世的封装产能有80%是在中国大陆实现的,其中有70%是依赖东莞那边的工厂。
安世的业务运作格局是,晶圆前端是在欧洲那边搞的,比如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这两个地方,而后段的封装和测试则主要集中在亚洲,广东东莞那块负责了全球70%以上的后工序。一旦中国这边停止出口,整个供应链就会出现断裂。
全球的汽车厂家立刻就感受到了一阵冲击,比如,本田在墨西哥的塞拉亚工厂,28号那天停止了生产,目前还没说啥时候能再开工。这家工厂一年能生产大约20万辆HR-V车型。
加拿大的阿里斯顿工厂在27号把产量减半,到了30号会停产整整一周。北美市场对本田来说可是个重要据点,2023和2024财年,销量都超过了160万辆。
日产汽车的形势也不太妙,芯片库存能撑到11月的第一周。
在东京车展上,日产的首席绩效官说,芯片短缺问题挺棘手的,公司知道短期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还没搞明白供应链底下哪些环节的危害有多大。
欧洲的车企也遇到难题啦。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紧急发声,提醒大家如果芯片供应断裂的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搞定,这个麻烦可会迅速扩散,影响到德国汽车行业,甚至可能让工厂停工。
大众和博世有些生产线被曝出暂停运作,保时捷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来应付这个状况。
替代方案变得棘手,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
汽车制造商马上着手在全球范围内抢购芯片。奔驰的CEO也承认,公司正四处寻找替代方案。
福特的首席运营官在给分析师的电话里讲,已经拼尽全力从别的渠道搞零件了,得赶快搞出点新招,否则第四季度的产量怕是要受到影响。
不过,要找到替代方案可没那么简单。车规级芯片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零部件供应商要进入车企的供应链名单,得经过3到6个月的认证流程,挺耗时间的。
安世在汽车关键分立元件市场占了大约40%的份额,至于安森美、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这些厂商,想要用它们的产能来顶替,显得挺不容易,因为它们的生产结构根本难以满足替代的需求。
去年,安世半导体以大约20%的份额,成为全球小型号分立半导体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这一成绩覆盖了车企以及他们的上游多级供应商,也就逃不掉供应链出现断裂的潜在风险。
这些花费可能就只有0.1到1美元的分立器件,要是少了哪一颗,一辆完整的车都不可能顺利下线。
欧盟汽车制造商协会在报告中提到,车企还能找到安世的替代供应商,但换供应商花的时间可能赶不上零部件库存用完的速度。
中美关系缓和,或许能带来一些新的转机。
转机出现在10月底。10月31日,中美在吉隆坡进行的经贸会谈中达成了共识,美方决定暂停执行9月29日公布的那项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期限为一年。
中方决定暂停执行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控制等措施,为期一年。这一举措,意味着安世半导体暂时不会因为其母公司闻泰科技被列入实体清单而受到联带牵连的制裁。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符合条件的安世可以获得出口豁免,这让全球汽车供应链逐渐走上正轨。到11月12日,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已经恢复,德国大陆集团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厂家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安世芯片。
11月19日,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荷兰政府决定采取积极措施,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行动。
他说,前几天荷兰和中方举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谈,荷兰这次的动作主要是为了表达友好和善意。
不过事情还没彻底完结。闻泰科技在公告里提到,虽然后部长令暂停了,但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的裁决依然有效,公司对安世的掌控权限依旧受到限制。
这次闹得挺大,揭示了全球供应链原来这么脆弱。从9月30日荷兰接管到11月19日把控制权还回去,也就50天左右,可这段时间里,整个全球汽车行业都陷入了一波芯片短缺的恐慌。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赶紧完善整个产业链的步伐变得更加紧迫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