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

8月29日成都车展现场,蔚来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李斌站在聚光灯下宣布全系车型升级100度电池却维持原价时,台下几位老车主突然举起"背刺用户"的标语牌。这个画面通过直播传遍全网,把这家造车新势力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电池租赁方案降价3.8万的消息像颗深水炸弹。有车主算账发现刚提车三个月就亏掉半年工资,维权群里瞬间炸开锅。当晚的"用户面对面"直播中,李斌握着话筒的手青筋凸起:"6000元复购券要花掉6个亿,这已经是蔚来能掏出的诚意。"直播间弹幕里理解与谩骂各占一半,有人发现他西装后背湿透了一大片。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财报数据藏着更多故事。二季度7.2万辆的交付量背后,是每卖一辆车要亏6.9万元的残酷现实。但细看毛利率曲线会发现,10%的数字比一季度提升了2.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却控制在30.1亿没超标。这些数字拼凑出蔚来正在经历的蜕变——从挥金如土的阔少爷变成精打细算的当家人。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乐道L90的爆红出乎所有人预料。这款起售价26.8万的SUV上市首月就卖出1.05万辆,生产线工人不得不三班倒赶工。更让同行眼红的是,它带动乐道品牌8月销量环比暴涨175%。有经销商透露,来看车的顾客十个里有六个点名要试驾L90,展厅里的展车方向盘都被摸出了包浆。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李斌在内部会议上画了道生死线:月销5万辆是盈利门槛。现在蔚来距离这个目标还差1.87万辆,但合肥工厂的产能爬坡曲线显示,到12月三条产线全开时,这个数字触手可及。供应链负责人私下透露,为保交付,他们甚至把办公室文员都派到车间帮忙拧螺丝。

关于降价争议,产品经理算过一笔账:100度电池成本已从2018年的每千瓦时1800元降到现在的800元。这次升级看似让利,实则是把技术降本的红利反哺用户。有位电池工程师在社交平台晒出实验室数据,新一代电池包重量减轻12%的同时,循环寿命反而增加20%。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财务总监曲玉在投资人会议上透露,四季度毛利率要冲16%的消息让股价应声上涨。但少有人注意到,这个数字的达成依赖于两个前提:乐道L90月销破2万,以及第三代ES8产能爬坡顺利。有分析师指出,蔚来现在就像走钢丝,任何环节出错都会让扭亏计划功亏一篑。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用户社群的画风正在微妙变化。北京某车主群最近自发组织"蔚来推销团",周末带着亲友团去体验中心看车。发起人王先生是开ES6的网约车司机,他展示的行车记录显示,换电模式让他每月比充电车多赚3000元。这种民间推销带来的订单,占到了8月销量的17%。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李斌的办公桌上摆着三台车模:ET7、乐道L90和尚未发布的萤火虫。这三款车代表着蔚来高中低端市场的布局,也是实现月销5万目标的三大支柱。有供应商爆料,为控制成本,蔚来要求所有零部件报价必须比去年低15%,连螺丝钉都要重新议价。

蔚来盈利在望,突破在即,未来可期-有驾

最新流出的内部邮件显示,蔚来给中层干部定了新KPI:每人每月必须去门店当三天销售。市场部副总上周在上海万象城店站台,创下单日成交8辆的纪录。这种"全员卖车"的架势,让人想起2012年特斯拉濒临破产时的场景。

当行业都在讨论"蔚来什么时候倒闭"时,合肥产线的机器人正以每90秒下线一辆车的速度运转。最新一批乐道L90的方向盘上,工人特意贴了张便签:"第10000台,留给李总亲自交付。"或许这就是中国企业特有的韧性,在质疑声中默默织就反超的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