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交付破30万
根据小米官方的数据,小米汽车上市才15个月,交付量就已经突破了30万辆,成了国产新势力品牌中达成这个成绩最快的那一个。
小米汽车高端定位
跟小米传统的3C家电产品相比,小米汽车从第一代产品开始就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他们一直通过像SU7 Ultra、小米YU7这样的车型,持续在20万以上的消费群体中树立品牌形象,这在小米整体向高端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奥维云网(AVC)的线下门店客流监测数据来看,小米汽车门店和3C家电门店的客户群体差别挺明显的。在小米之家这种卖3C家电的店里,到店的顾客还是以中产阶层为主。但到了小米汽车门店,情况就变了,现在到店的客户里,富豪人群已经成了最大的群体。到了2025年6月,整个门店里富豪的比例已经超过30%,而且超级富豪的数量也有了显著增长。
小米汽车用户画像分析
那到底是谁在买小米汽车呢?之前雷军公布过小米YU7在首销前几天的订单用户画像分析,从这些数据里大概能看出来一些端倪。
YU7用户画像分析
好,我来用更口语化的方式,把这段内容重新整理一下,听起来更自然、更容易理解:
---
YU7这个车的锁单用户,平均年龄是33岁,女性占了30%。
分析一下,YU7主要吸引的是年轻人到中年人群,尤其是那些经济稳定、有购买力的职场人士或者家庭用户。不过,虽然女性也有一定比例,但整体还是男性用户更多,说明女性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目前还是以男性为主导。
另外,SU7转过来买YU7的比例,大概只占总订单的15%以下。
这说明两款车定位不太一样,用户群体也有些差异。可能是因为YU7定位更高一些,所以SU7的用户不太容易被YU7吸引。也可能是因为SU7的用户更看重某些性能或者外观设计,而YU7更偏向于续航和实用性,所以两者吸引力不同。
还有一个点是,YU7的用户里,iPhone用户占比达到了52.4%,比SU7还高。
这说明iPhone用户通常消费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倾向于选择高端品牌。YU7可能在他们眼里更“科技感”或者“高级”,再加上小米对iOS生态的兼容性做得不错,这也可能是吸引苹果用户的原因之一。
最后,YU7的订单量前三的城市是上海、杭州和北京。
这三个城市都是互联网发达、收入水平较高的地方,消费者对中高端车型接受度比较高,而且对智能汽车和新品牌也更有兴趣。这些地方的信息传播更快,也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
---
这样讲起来是不是更接地气一点?如果你需要更简洁或更详细的版本,也可以告诉我!
YU7现象引发经济关注
之前《环球时报》报道说,YU7这个现象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新期待。根据第三方的数据,YU7上市的前72小时内,小米汽车在全国335家门店里,平均每家店就锁定了800到900台车,锁单率高达75%到80%,这简直太夸张了。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也表示,这绝对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在整个汽车工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款车能一下子获得这么多订单。
那YU7为什么这么火呢?厉克奥博首先归因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光有储蓄还不够,必须转化为消费,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增长。
以前我们是“短缺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出现新的消费热点。最早大家买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后来随着工业发展,尤其是民用领域,冰箱、电视、洗衣机这些家电成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再后来,大家开始买房买车。
现在看起来,智能手机好像都换完了,汽车市场也快饱和了,好像找不到新的消费兴奋点。但YU7一出来,消费者突然就激动起来了,原因就是大家看到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有了突破,从而创造出了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YU7的热销,正好证明了中国的市场需求其实非常大。
对未来充满信心
用户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一辆车,说明他们对将来是充满希望的,不管是对整个中国经济,还是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我们有很多有干劲、愿意参与经济活动的年轻人,他们对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觉得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这种信心,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底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