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的中大型SUV销量榜单一出来,很多人都很自豪地说,这不就是中国品牌“扬眉吐气”的时刻吗?榜单上的十款车,除了宝马X5,清一色国产。可仔细一看,第六名宝马X5的存在却挺耐人寻味。为啥一帮中国品牌搞新能源搞智能,一水儿的“黑科技”,却还架不住这台老牌燃油车还能杀进前六?这事背后到底意味啥?别急,我们慢慢捋。
先说当下车市,大家都知道,小米YU7、理想L6等新势力一上来就是噱头拉满——“智能生态”“自动驾驶”“超快充”,这些词儿听起来谁不心动?小米YU7一上市就爆款,8月卖了1万6多台,靠的其实是把“手机思维”套到了车上。理想L6更狠,加入了家庭用车的大棋局,空间、舒适、增程动力样样来,销量破12万,国产甩开膀子跟别人玩。
可是你发现没,宝马X5虽然是唯一的豪华品牌燃油车,这会居然还能保持每月四五千台销量,累计销量超4.5万。你说它“不智能”,不“新能源”,可是谁家买大SUV,钱包要么是有点厚度,要么是“梦想这块”有追求。那宝马X5到底是怎么混进这国产新能源大潮的榜单的?
我不禁得问,今时今日,买X5的那批人到底怎么想的?他们完全可以选个智能化更高的中国新能源SUV,充电快、三电强、芯片新、服务贴心。可为什么还有群忠粉死死守着X5?
有意思了。我们回头看中国品牌的突飞猛进:豪华感、配置、智能化,哪一样不照着高标准卷?但说到底,品牌这东西……就跟饭馆老字号似的,不是贴块招牌立刻就有人信。宝马“开出去倍有面儿”,在商务和社交场景还是一份“社会身份的明信片”;那套驾驶质感、底盘调校、动力储备,老司机一上车就能体会。你说新势力行不行?他们车里科技满满,服务也殷勤,就是还差一口“老牌范儿” 和可靠积淀。X5卖的不仅是车,还是一种认同感。
这里头问题就出来了:中国品牌卷出来的优势到底能不能跨过“品牌门槛”?比配置、比智能,国产能干翻一票对手,比历史积淀、社会认可、关键时刻“牌面”,宝马这类外资老品牌还是有一席之地。国产车这些年砸研发砸营销,已经缩短了与豪华的差距,但“价值感”这一仗没那么好打。
再往深了想,其实买SUV的人图啥?有的家庭,追求的是充裕空间、舒适性和“全家能出国自驾”的实用主义,理想、零跑这些显然对了中国主流用户的胃口:你要六座有六座,要娱乐有娱乐,科技感叮叮咚咚多到花眼。还有一拨,图的却是身份认同和“精英范”。对他们来说,“花五六十万买智能SUV,不如多贴点买个宝马X5”的想法还存在。
留心一点大家会发现,很多新晋爆款销量高是因为有点“首发红利”“智能红利”。但X5这台燃油SUV靠啥长期“扛打”?一来是品质和耐久,“开十年不觉得掉价”,哪怕电车把油车口碑打下来,宝马、奔驰这种在二手市场照样是硬通货。二来是,豪华品牌铺天盖地的服务和客户运营,还没有哪家新势力能完全复刻。
是不是说明中国新能源做到现在,还没到真正全面碾压的阶段?智能、高性价比、技术创新国产都占了,新时代“身份感”这门功课还得啃。有意思的是,这几年新能源冲劲大,很多厂家铺天盖地卷配置、内饰做得比老牌企业还豪华,车机交互翻新,可客户真要信赖,还需要时间和口碑。你买小米YU7、理想L6,用了两年万一出点幺蛾子,心里的底气可没开十年X5那踏实。
从榜单的另几位看,这种趋势很明显。坦克500新能源、问界M7、智己LS6,都把“智能”、“越野”、“快充”这些卖点发挥到极致。坦克兼顾越野和新能源,智己LS6主打科技和设计,比亚迪的唐L稳扎稳打,家庭用车一步到位。你要舒适,这些车能给;你要智能,它还能升级OTA;你要越野,也不靠油门踩到底。这些都是中国品牌和新势力死磕出来的“优等生标签”。
但回到宝马X5——为什么到今天还能稳坐前六?耐人寻味啊。其实这就是市场的分化,中国人买车的理由早就不是靠便宜一招鲜吃遍天了,也不是光一台车两个大屏幕就能打动“所有人”。智能的卷,新能源的卷,赶上了体验,但还没赶上品牌心理认同。
而且,随着新能源“政策红利”逐渐清零,价格优势不再那么突出,买SUV的消费者非但没觉得“我只能买自主品牌”,反而更愿意“花同样的钱试试德系老牌是不是还值得信任”。国产品牌接下来其实面对一个天花板,拼配置拼智能,卷价格卷服务,都成了,但要跳到“精神层面”,得让一代人开了你的车,还乐意推荐给下一代。
或许这就是榜单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事情。中国品牌的进步让X5身边的队友变了样,但宝马X5式的豪华燃油车依旧存在,理由其实很简单:大家买车,追求的不仅是科技、智能,更是自己心里的“安全感和认同感”。小米、理想、零跑们还需要身体力行、时间沉淀,才能变成将来新一代的“X5”。
未来的中国车市,会是智能红利和品牌红利的拉锯战。谁能让大家说“我买你不仅看重技术配置,更认为身边朋友会高看我一眼”?如果小米、理想、问界们二十年后撑到了“国民情怀”级别,那时中大型SUV榜单上,宝马X5的位置才或许被彻底取代。
你说你更认什么牌子,为什么偏爱智能还是更信老品牌?其实就是一面当下生活的镜子。未来会不会有新的社会标杆替换那些传统豪华?这其实还是个悬念。但背后有个事实是,中国品牌已经从“可选”变成“必选”,大家选车的理由也越来越多元。
市场上“老油条”和“新贵族”共处一堂,可能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最有趣的写照。以后谁能赢,还得看口碑得分、心理认同和“你敢不敢把老百姓当老主顾养”的本事。榜单只是个表面,背后是中国品牌往前走的脚步声也是宝马X5坚守阵地的闷响——各有各的道理,都有自己的市场。未来,谁说得准?我们就边看边走,看这场“新与旧”的对决,能跑出多久的狼烟和传奇。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