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高管因“轮轴比”风波向小米汽车致歉,这场堪称行业小型闹剧的根源,不在参数本身,倒是暴露了汽车行业宣传与技术认知的诸多错位。故事的起点很有戏剧性——赵东,这位985名校毕业、实打实汽车专业科班出身的企划部部长,在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小米汽车YU7发布会上吹嘘的“3倍轮轴比”其实是个计算错误。彼时他语气里尚未夹杂太多火药味,只是以专业背景对这一参数发出了质疑,“实际轴距与轮胎直径比例应该是4倍。” 这句话宛如一颗小型炸弹,迅速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所谓“轮轴比”,其实在汽车理论中并无根据。赵东指出,这根本不是业内认可的标准,“轮高比”也是小米的自创词汇。雷军在发布会上将其包装为“百年汽车工业的沉淀”,让人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厚重,结果搞不清数学的厚重。“3倍轮轴比”的说法,被赵东一语戳穿,随即又有东风日产、智己等车企纷纷打着同样的旗号仿效宣传,生怕落后于“创新潮流”。赵东调侃这些跟风者,“像考试打小抄,结果把错误答案抄了过去。”行业戏谑,现实无奈。
大家以为这场技术争执会逐渐升级,谁知几天后风向突变。赵东在个人微博视频中态度大转弯,先是三度表明“学习态度”,再郑重道歉:“有人拿我的话攻击小米夸大宣传,这不是我的本意。” 官场风格瞬间切换,批评变成反思。赵东表示,如果给小米汽车造成不良影响,深表歉意。随后,他便话锋一转,轻描淡写地介绍起丰田自家bZ5车型的“黄金分割”等传统美学设计,仿佛刚才的话是饭前小酒,正餐是自家产品。此外还不忘指出:其实丰田bZ5的“轮轴比”算下来和小米YU7宣传的参数完全一致。
小米方面倒也不慌乱,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下方轻描淡写地评论了一句“术业有专攻,学习了。” 兴奋点不高,火气不多,颇有一种“你刚说错,我刚改掉”的自信。小米没有与赵东展开激烈争辩,也没再大肆鼓吹“3倍轮轴比”的神话,显得颇为克制。而东风日产、智己等跟风车企则像剪了羊毛的绵羊,悄然撤下相关宣传物料。闹剧结束,皆大欢喜。
细究整个事件,可以理解为一场技术和宣传语言的博弈。汽车行业原本对参数极为严谨,但自从“互联网造车”带火了叙事技巧,许多传统词汇被包装、变形或创新。雷军用“轮轴比”加持YU7的设计感,让“新定义”成为销售利器。然而,专业人士一针见血指出其中漏洞,品牌随即转入自省:新语汇能否经得起技术推敲?消费者是否能一眼识破“数字游戏”背后的本质?当虚构概念与真实数据发生冲突,营销与专业认知之间的裂痕,就迅速扩大并暴露在公众面前。
别忘了,丰田bZ5也曾在这场风波中成为主角,作为中型纯电SUV轿跑,2025年6月正式上市。数据显示,上市首月销售1409台,7月略升至1494台,增长不算惊喜。赵东或许藉“轮轴比”之争,借机宣传自家黄金分割设计,意在提醒行业:不必跟风名词,无需虚构优势,产品力才是根本。
最终,丰田高管公开致歉,小米妥善应对,行业跟风撤销,事情逐渐平息。看似参数的纷争,其实是一次营销与专业边界的集体思考:造车可以创新,宣传应有底线,跨界定义需脚踏实地,否则再精妙的数据也难堪真专业的推敲。消费者不缺新鲜名词,缺的是可以信赖的标准。轮轴比风波,就像一场试卷上的填空题,考的不只是谁能编出新词,更是谁愿意对自己的答案负责。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