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有那么几款车,你就算不买,也肯定听过它们的大名,吉利的博越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这款车上市快十年了,风风雨雨里卖出了超过二百万辆,这个成绩单往那一放,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国民神车”了。
可最近,这位“老功臣”搞了个大动作,推出了全新换代车型,预售价格一出来,大伙儿都挺惊讶,起步价只要9.19万元,比现在卖的款还要便宜些。
这一下子就引起了热议,毕竟车子换代,又是外观大改,又是内饰升级,价格不涨反降,听起来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很多人仔细一看配置单,心里又犯起了嘀咕:这外观、内饰都快认不出来了,怎么最重要的“三大件”里,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原来那套呢?
这就让问题变得有意思了,吉利这波操作,到底是诚意满满地回馈消费者,还是一次精打细算的“换壳”营销?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咱们今天就来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次新款博越在“面子工程”上,那是下足了功夫。
如果你把新老两款车摆在一起,那感觉就像是同一个人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十年前憨厚朴实的生活照,一张是现在精心打扮过的艺术照,变化非常大。
老款博越给人的印象是稳重、踏实,有点像个靠得住的邻家大哥。
而新款呢,整个气质都变了,车头换上了一套全新的设计,官方管它叫“光波涟漪”前格栅,一根根竖着排列的镀铬条,配上那条横贯车头的LED灯带,整个车头看起来特别精神,也更有攻击性,像个穿上潮流西装的都市青年。
而且那条灯带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里面有二十多颗灯珠,照射范围能达到一百八十多米,晚上开在没有路灯的路上,那亮度跟开了个小探照灯似的,安全感确实提升了不少。
这种从“居家”到“时尚”的转变,明摆着就是冲着现在购车的年轻主力军去的。
再看看车身侧面和车尾。
现在流行的双色车顶设计,新款博越也用上了,让车子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车身尺寸虽然官方还没公布详细数据,但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就是轴距比老款长了6毫米,达到了2707毫米。
可能有人会说,6毫米,还没一根手指粗,能有啥用?
但在汽车设计里,这几毫米的“寸土寸金”往往就决定了后排乘客的腿能不能伸得更舒服一点,长时间坐车会不会觉得憋屈。
再加上高配车型把轮毂升级到了19英寸,大脚配上新造型,整台车停在那里的气场就完全不一样了。
车尾那个会动的迎宾尾灯,在你解锁车辆的时候,会有一套动态的灯光效果来欢迎你,这种小小的仪式感,正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吃的一套。
可以说,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吉利这次是铆足了劲,要把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拿捏得死死的。
看完了外在,咱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看看“里子”的功夫怎么样。
如果说外观是“大变样”,那内饰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不过分。
老款那个竖着的大屏幕,说实话,一直有些人觉得不太协调,像是硬生生把一个平板电脑安在了中控台上。
新款博它就彻底改过来了,换成了一块14.6英寸的悬浮式横屏,整个中控台的布局也变得更加简洁、有层次感,看起来清爽多了。
这块大屏的背后,还藏着这次升级的一个核心亮点,那就是全系标配了Flyme Auto车机系统。
一提到这个Flyme Auto,就得好好说说了。
这可不是随便找个供应商做的普通车载系统。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段时间吉利收购了手机制造商魅族,而这个Flyme Auto,就是它们“联姻”后诞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在手机上以流畅、好用出名的操作系统,搬到了汽车里。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的手机和汽车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
导航、音乐、各种手机应用,都可以在车机和手机之间无缝切换,操作起来就像用一部顶配的智能手机一样顺滑。
你还可以用语音,甚至用手势来控制车里的空调、车窗,这种体验上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咱们的国产品牌眼光放得很长远,已经不满足于只造一辆好开的代步工具了,而是在努力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生态,想让汽车成为一个更聪明的“移动生活空间”。
除了这个“智慧大脑”,内饰里的其他小细节也充满了心思。
比如那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换挡杆,还有那个可以发出256种颜色、分成12个区域发光的氛围灯。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实用。
这话没错,但换个角度想,这些设计提供了一种超越基本功能的“情绪价值”,让你觉得这台不到十万块的车,也能给你带来一些高级感和驾驶的乐趣。
再加上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像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能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疲劳的功能也都配上了,可以说在配置上,新款博越确实给得很足。
然而,聊完了这么多优点,咱们终于要说到那个最大的争议点了——动力系统。
新款博越搭载的,依然是那台我们非常熟悉的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的还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最大功率133千瓦,最大扭矩290牛·米,百公里加速7.9秒。
这套动力组合,在吉利和领克的很多车型上都在用。
数据一出来,网上立刻就有了不同的声音:“搞了半天,还是换汤不换药啊!”“都这个年代了,别的品牌都在上混动,吉利怎么还在用老发动机?”这种质疑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大家都希望能买到最新的东西。
但咱们不妨站在吉利的角度,冷静地分析一下这件事。
首先,这套动力总成虽然不算最新,但它最大的优点是成熟、可靠。
它已经在市场上经受了数百万车主的长期检验,稳定性非常好,维修保养也方便。
对于一辆主要用途是家庭代步的SUV来说,“省心、不出毛病”可能比那零点几秒的加速提升要重要得多。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成本控制。
研发一套全新的动力系统,或者直接换上现在流行的混合动力技术,那成本是相当高的,这多出来的钱,最后还是要摊到车价上。
如果新款博越也上混动,那起售价可能就要去到十二三万甚至更高了,也就无法做到现在9.19万起步这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
所以,吉利做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商业选择:把有限的成本,优先投入到消费者每天都能看到、摸到、用到的地方,也就是全新的外观设计和那套智能化的座舱系统。
它赌的是,对于这个价位的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一套够用、省油(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6.44升,也还不错)且极其可靠的动力系统,已经完全能满足需求。
相比之下,一个更漂亮的外观、一个更智能好用的车机,或许更能打动他们。
这其实是中国汽车品牌越来越懂得消费者心理的一种体现,知道在不同的价位,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什么,然后精准地满足这些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