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个月朋友圈刷屏的那张图吗? 某本田4S店的销售经理深夜11点还在展厅擦车背景里一排排皓影整齐锃亮。 配文是:“11666台! 这个月奖金就靠你们了! ” 这个数字正是本田皓影在6月份交出的销量成绩单。 放在三年前谁敢想象一台挂着本田标的SUV起售价能压到11.59万? 这价格别说CR-V的老车主们坐不住连隔壁国产车展厅的销售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本田这个曾经加价提车的“信仰品牌”如今是真真切切卷入了中国车市的“绞肉机”战场。
11.59万的门槛一放出来整个紧凑级SUV市场都抖了三抖。 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 对比一下就很清楚了:比自家兄弟CR-V的起售价低了整整1万块。 再看隔壁的丰田RAV4荣放入门款还卡在17万区间;大众途岳的1.5T版本终端优惠后也得14万出头。 皓影这一刀直接砍进了原本属于国产主流SUV的腹地哈弗H6、长安CS75 PLUS的主力价位区间。 经销商后台的数据更直白:6月份进店的客户里超过四成是冲着“11万开本田SUV”这句广告语来的。 一位在华南卖了十年本田的老销售坦言:“以前卖CR-V客户进门先问有没有现车要不要加装潢。 现在卖皓影十个里有八个进门第一句就是‘11万59那款还能不能少? ’”
价格战不是光靠降价就能打赢的。 皓影敢把价格拉下来底气在于它没在核心配置上“阉割”。 全系标配10个安全气囊这成了销售手里最硬的王牌。 对比一下同价位的竞品:吉利星越L中配6气囊奇瑞瑞虎8 PRO顶配才给到8气囊。 主驾驶位膝部气囊、后排侧气囊这些通常出现在20万以上车型的配置在皓影的入门款上就能找到。 上周在杭州某第三方碰撞实验室里一台最低配的皓影完成了C-NCAP最新标准的偏置碰撞测试。 工程师指着A柱近乎零变形的白车身说:“10气囊全爆假人所有关键部位伤害值都控制在绿区这放在几年前15万级别的合资车里都少见。 ”
L2级驾驶辅助系统下放到全系这是皓影另一个狠招。 车道居中保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带行人识别这些功能在11.59万的车型上就能激活。 某汽车媒体做的夜间AEB测试显示皓影对突然横穿马路的自行车假人刹停速度达到行业标准的60km/h上限。 更让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感慨的是拥堵辅助:“早高峰在高架上跟车基本能解放双脚方向盘自己微调比某些新势力的画龙表现稳多了。 ”
动力系统的取舍最能看出本田的纠结。 主力1.5T发动机压榨出193马力比三年前同排量机型提升了15%变速箱还是那台CVT。 论坛里总有人吐槽“钢带打滑”可真实车主反馈却是另一番景象。 北京车主李先生记录了半年通勤数据:“每天往返通州50公里表显油耗从来没超过7.2L急加速时发动机转速会飙升确实没遇到过打滑。 ” 混动版的表现更颠覆认知。 实测城市工况4.3L/100km的油耗比丰田RAV4双擎还低0.2L。 宁波网约车司机陈师傅算过账:“混动皓影比燃油版贵2万每月油钱能省800块两年半就回本。 ”
空间魔术一直是本田的绝活。 皓影的轴距虽然只有2701mm实际体验让身高1米85的篮球教练张先生都服气:“前排调好坐姿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三指头部不扫顶棚。 ” 真正让全家出游用户动心的是后备厢设计。 婴儿车不用折叠就能塞进去后排座椅放倒后形成的1.8米纯平空间足够放下冲浪板。 广州宝妈刘女士在车主群里晒图:“儿童安全座椅+双胞胎推车+两个24寸行李箱全部塞进去还有空位放猫包。 ”
底盘调校藏着本田的倔强。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组合看似普通弹簧K值比CR-V提高了8%。 上海安亭试车场的减速带测试中60km/h通过时后排乘客水杯仅溅出少量水花。 转向手感更是刻意保留了些许路感这在追求彻底舒适化的竞品中显得另类。 赛道爱好者赵先生对比过同场地的CR-V:“皓影过连续弯道时侧倾小半指方向盘回正力矩更线性虽然还是家用SUV的底子至少没完全向软趴趴妥协。 ”
内饰的进化最能体现本田的妥协。 中控台大面积软质材料包裹缝线针脚控制在3mm间距出风口旋钮的阻尼感向德系看齐。 全系标配的10.1英寸中控屏支持无线CarPlay本土化应用只有基础导航和在线音乐。 95后车主小林吐槽:“语音识别‘打开车窗’十次能错三次CarPlay投屏网易云歌词显示很稳。 ” 仪表盘保留实体指针与7英寸液晶屏混搭这在全液晶浪潮中显得保守维修厂师傅点赞:“五年后换块屏只要八百比那些全液晶仪表便宜三倍。 ”
外观设计的微妙调整藏着销量密码。 皓影的前脸格栅比CRV多了一道横向镀铬条大灯熏黑处理加深了5%。 某设计论坛的投票显示35岁以上群体更倾向皓影的稳重感。 最成功的改动在车尾双出真排气保留了下来。 在竞品纷纷改用隐藏式排气的当下这个设计让皓影在二手车市场多了项优势。 二手车商老吴的经验是:“带真排气的SUV比假排气款成交价高3000年轻买家就认这个。 ”
终端市场的反应最真实。 上海某本田4S店7月的成交记录显示11.59万入门款占比达到37%远超厂家预期。 销售总监透露:“厂家最初主推18.89万的豪华版结果客户进店直接点名要最低配。 ” 金融方案更是把门槛砸穿:首付2万月供1980元就能开走。 这种力度下皓影的竞品对比表上出现了戏剧性变化开始和比亚迪宋Pro DM-i抢客户。 深圳某比亚迪门店经理无奈:“上周有对夫妻拿着皓影报价单来压价说本田都降到11万了你们插混还卖14万? ”
价格战从来都是把双刃剑。 皓影的销量暴涨背后是经销商单车利润从三年前的8000元缩水到2500元。 二级市场更敏感:2025款皓影的二手车残值率比2023款低了6个百分点。 某本田区域经理私下抱怨:“厂家压任务量6月必须消化11666台我们只能贴钱冲量。 ” 更深的隐患在品牌层面。 当“11万买本田”成为消费者条件反射雅阁车主王先生有些失落:“去年买雅阁时还能感受到品牌溢价现在开出去总被问‘你这车比皓影贵在哪’? ”
市场的天平仍在剧烈摇摆。 7月销量回落到8000多台表面看是传统淡季影响深层原因却是竞品的连锁反应。 丰田RAV4在华南突然放出3万优惠长安CS75 PLUS新增了终身免费保养。 某第三方数据平台监测到皓影的搜索指数在7月第二周被吉利星越L反超。 本田工厂的排产计划暴露了他们的判断8月皓影的产量环比提升15%流水线上每9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车间主任指着传送带说:“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库里还有三千台现车等着发全国。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