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俩口国庆房车改装,错峰难改老习惯,折腾背后有故事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老俩口、国庆十一、房车改装、赶着免过路费出发。这几件事凑一块,咋看咋让人摸不着头脑。大伙都说,你们都退休了,干嘛非赶在那几天跟人挤啊?图啥呢?

其实咱们先自己问自己一句:人为什么要赶时间?为啥非要在某个特定的点上出发?比如说吧,一个年轻人要赶着上班,咱不说了,那肯定是没法错峰;小两口带着娃,学龄期间,假期就那么点,他们也只能选这时候。可像老俩口,退休啦,那日子不都自己说了算吗?为什么非得把自己和全国人民一块扔进高峰期的热锅里呢?这事搁谁听着都觉得有点“想不开”。不过你要说“想不开”,可仔细琢磨,人到六七十了,还能折腾,还能想着出发,本身就挺不容易的。

回看视频里,大哥天天折腾这个房车,一会拆门,一会装柜子,今天说这么弄,明天反悔,后天全都推倒重来。网友们都看累了,说这个改装堪比“缝缝补补又三年”。房车嘛,不外乎舒适点,安全点,能多走几个地方。可人家压根就没有向舒适那条路上死磕。而且这么多天了,咱没见着进展,反倒折腾成了“无效劳动”。质问:您说,老哥,你是着急钱吗?还是纯粹图一个过程?

大伙评论分成两拨,一拨觉得他们这样不靠谱——年纪大了,安全第一啊,对房车结构、线路啥的都不懂,改来改去闹出毛病咋办?过安检不被罚才怪呢。另一拨呢,直接羡慕:这才叫活明白了!想咋折腾咋折腾!多少人一辈子忙着工作、顾着家庭,没活出个自我。人家老俩口这正是“自己拿主意”!

对于节假日免收高速过路费这事儿,网上什么说法都有。有人说,老实说,你一年能出几回门,那点儿过路费怕啥,何况退休金也不低。再有人说,省点就省点呗,多大点事,生活里有点算盘倒也正常。但我觉得,这一趟出行赶在十一,“免过路费”不过是个明面上的理由罢了。说到底,背后还是一种行为惯性——小时候、年轻时,啥都得攒着等着假期,哪怕人上了年纪,这习惯也改不了。 咋说呢,这一代人,从没怎么畅快过:小时候想买个糖、年轻时想买个收音机,到做父母那会带孩子出去玩,都没舍得走高铁、舍得住酒店。能省则省,能忍则忍,哪怕如今条件好了,空下来的第一习惯就是想着“啥时候最合适呢?”而不是“随时都能去”。

再往深一点说,房车改装,为啥墨迹半天,不愁钱却非自己鼓捣?表面上是爱折腾,可真相在于,现在退休,什么事都能做,反而不知从哪下手。你让我今天选定目标,明天出发,我还真做不到。自己攒了大半辈子的劲,压根没想过怎么花。买房车吧,那车也不便宜,光买谁都会,改装才叫挑战自己。这种“咱还行,咱还年轻”的执念,才是没法割舍的念想。所以,折腾一遍又一遍,看似没进展,其实是享受这个过程。改装失败也没事,大不了再换方案,反正日子还长。

你要说,他真等这辆房车改成了,他和家里那位,真能连跑大半年?估计未必。其实折腾房车是给自己找点盼头,旅途嘛,是归宿,但不是重点。生活里最怕的,不是没钱、没时间,而是没了“目标感”。当目的一到手,目标感消失,人就有点无所适从,所以不断重复、更新、折腾——本身也是“活着的证明”啊。

老俩口国庆房车改装,错峰难改老习惯,折腾背后有故事-有驾

再说十一那阵儿全国堵车、景点人满为患,大伙都不明白老哥是咋想的。其实这事也挺无奈:“咱年轻时候,啥都没赶上,有点啥事都得错开,省着点吃,攒着点用,轮不到咱出头。现在全国人民同一时间都休息,咱也想试试这种‘大部队赶集’的快感呗,感受下过节的‘热闹劲’!”说不定是老人家心里的念想,他不明着说,但心里或许就这么点情结。年轻人有排斥心理,是希望老人能享受更好的体验,但老人心里,可能更想“见见世面”——哪怕这“世面”是拥挤是糟糕也无妨。

你要真让他错开黄金周、一个人慢悠悠晃晃,反倒可能体会不到那种“全国人民都在路上”的欣快感。再说了,有些热闹,你只有亲身经历以后,才能说“原来就这回事”,否则永远是外行。

老俩口国庆房车改装,错峰难改老习惯,折腾背后有故事-有驾

讲到底,在很多老人,对“节日”有种近乎迷信的执念,这天不出门,过了就没劲了,哪怕身边没人催,自己也觉得,这是假期,就该出去。这种观念跳不出去——即便你有的是时间,也没法“真正闲下来”。想想自己家里的长辈,多少人就是不习惯自由日子,每天宁可早上收拾院子,下午搬花翻地,也不愿坐那发呆。“习惯性忙碌”,归根结底,是因为所有习惯都和“抓紧机会”有关。所以咱们在评论他们的时候,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不是观念落后,而是时代烙印。

老俩口国庆房车改装,错峰难改老习惯,折腾背后有故事-有驾
老俩口国庆房车改装,错峰难改老习惯,折腾背后有故事-有驾

再说“免过路费”,这事放年轻人身上也许真不值得去拼。但当你从来没享受过免费,头一回能赶上趟福利,心里就是不想错过——不差钱是一回事,能占便宜、享受规则带来的小幸福,这劲头谁都有。有人说抠门,有人说精打细算,其实未必。就像咱小时候,商场发促销传单,父母千里迢迢跑去为那几块钱排队,你当时觉得丢面子、麻烦,可人家就乐此不疲,排完回来能回味半辈子。钱不是最重要的,“我能赶上这世面的机会”才是动因。

还有一种说法,说自媒体下“房车旅行”热闹是其次,真实的生活不过是“挪个地方过日子”,视频里光鲜,现实其实也就那样。天天吃坐车盒饭,我看着都腻。不洗澡、不理发,头发蓬乱,衣服攒着几天不洗,的确很多人受不了。这不是旅行,是“带着车的露宿”。那为啥还有人不停折腾、向往不已?其实这也是咱们普通人对自由生活的执念。哪怕再简陋也好,“我能说走就走,哪天没了束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冲动一辈子都不会消失。

不过,咱们回头说一点心里话:钱也省了、热闹也赶了,真正的舒服和惬意没见着。逢年过节景区别说住酒店,连进厕所都排队,不如提前或错峰,慢慢来。但你要把这个道理硬生生塞给退休老人,其实很难。每个人的“节奏感”都受自己成长经历支配,外人的建议,是善意,但未必能帮人“度过执念”。

归根结底,生活没啥统一答案。节假日出游的老俩口不是不明白,只是习惯了“抓住所有属于自己的机会”。旅行不只是景点,也更是一种仪式——告别过去,证明自己还行,还能追上时代,还能追着队伍上路。哪怕这一趟搞成了“改了个寂寞”,也是自己的经历,不让人生留下遗憾。

所以,咱们也别光拿自己的“理想生活”框别人——有的人,错过了青春,就不想再错过繁华;有的人,弯多路远,最终发现过程比结果重要。网友“担心”和“羡慕”,其实都没必要。这世界上,最难的是“自己能过明白自己的日子”。能折腾、能行动、能上路,比什么都让人佩服,不管这路选得对不对,至少,他们还有勇气和希望。

最后,用一句土话提醒大哥:别太较劲,顺其自然,折腾是好事,记得注意安全,玩得舒舒服服比啥都重要。老了也别亏待自己,有钱有时间,就该多给自己留点舒坦的记忆。幸福这玩意儿,自个儿体会着来,别在意别人怎么说,咋高兴咋活。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