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子的高端之路真是危
说真的,比亚迪这盘高端棋,下得有点让人捏把汗了。本来以为手握“汉”、“唐”这两张王炸,再加上“兆瓦闪充”这种黑科技护体,冲上二十万以上的价格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结果呢?现实啪啪打脸,打得那叫一个响亮。最新的数儿一出来,所有人都傻眼了,汉唐两兄弟的高端新版本,俩加一块儿,才卖了一千四百来辆。你没听错,就这么点。这数字,别说跟那些动辄几万的销量怪兽比了,就连很多新势力的零头都够不上。当时那气氛,估计比亚迪内部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他们管理层估计也没想到,这开局,能翻车翻得这么彻底。
这事儿一出,整个圈子都炸了锅。知乎上有个匿名网友说得特实在:“比亚迪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行,是还没让大家觉得,花三十万买个比亚迪,是件有面子的事。”这话简直一针见血。你看啊,比亚迪的整个高端布局,从腾势到方程豹,再到顶天的仰望,摊子铺得老大。豹5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火,订单接到手软,大家都在夸,说比亚迪这回算是摸到高端越野的门道了。可豹5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切入了一个几乎空白的“硬派新能源”市场,玩的是差异化竞争。但汉和唐不一样,它们面对的是BBA(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豪华巨头盘踞多年的核心地盘。消费者买车,尤其是在这个价位,看的早就不光是配置单和零百加速了。品牌故事、社交价值、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级感”,才是真正的护城河。你技术再牛,充电再快,可在人家眼里,比亚e迪还是那个“性价比”的代名词。想让人心甘情愿多掏十几万,为的不仅仅是车,更是那个标,难啊。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难道真是比亚迪的营销没跟上?还是说,消费者就是这么现实,觉得比亚迪就该卖十几万?这事儿就像一个谜。你看隔壁的理想汽车,技术上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名词,专心致志地把“家”这个概念玩到了极致,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拿捏了奶爸们的需求,愣是把三十万以上的市场给啃下了一大块。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高端市场,讲一个好故事,比堆砌一堆技术参数可能更管用。比亚迪现在手里的牌其实不少,方程豹的“豹8”看着也挺唬人,腾势N7改款后也憋着一股劲儿。但汉唐这次的“滑铁卢”,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它给整个比亚迪帝国敲响了警钟:高端之路,不是靠技术参数的“暴力破解”,而是一场关于品牌心智的“持久战”。这场仗,才刚刚开始,远没到能松口气的时候。比亚迪的“狼性文化”是出了名的,面对这么个开局,内部肯定已经是风起云涌了。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出招?是降价换量,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上冲?这每一步,都走在钢丝上,真是想想都觉得刺激。
所以说,比亚迪的高端之路,现在就像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前面迷雾重重。汉和唐的这次试探,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一次代价高昂的市场调研,它明明白白地告诉比亚迪:老百姓认你的技术,但还不完全认你的身价。你看,仰望U8卖一百多万,大家觉得值,因为它开创了一个新品类,是一种“我有你无”的炫耀。但到了三四十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区间,光环效应就减弱了。消费者会拿着放大镜,把你的车和同价位的奔驰C级、宝马3系翻来覆去地比。这个时候,品牌的厚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知道比亚迪接下来会不会调整策略,比如更侧重于讲好品牌故事,或者在用户体验和服务上做出超越性的创新。毕竟,要把那个印在人们心里“性价比”的标签撕下来,换上“豪华”的新标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觉得呢,比亚迪这高端梦,还有戏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