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家在莆田,去年底做了点生意,终于忙出点模样,就想换辆像样的车。他琢磨了几个月,拉着表哥从莆田一路跑到厦门,把之前一直念叨的宝马X5提回家。掐指一算,新车加选装七七八八,一共投了将近七十万,落地那天,邻居老蔡嘴里还嘀嘀咕咕:“牛掰哦,今后谁敢跟X5抢车位?”小城新气象,村口都热闹好一阵。
没想到,这部X5的日子,才算不上什么风平浪静。
第一回出事,就在市区绕了一圈回家。方先生说那天导航卡壳,车子忽然锦屏警告,一会儿“驱动系统损坏”,红灯闪得嗡嗡的。人都蒙了。隔壁修车老丁听闻后,翻着老花镜说:“这新车就噘嘴,电脑里一堆程序。”结果去当地宝马4S店检测——销售小梁给他解释是通信程序出岔子,做了系统升级,意思就是软件闹小脾气。修车微信群里还有人支招,“这种事去年5系也出过,估计短板在新电控兼容,一升级就好。”
修好没几天,方先生刚放心,又来第二发。故障灯又亮,不过这回检测仪啥都没查出来。4S店售后张经理边抽烟边打趣说:“这活儿,跟捉迷藏似的,没实据可修。”此话在车友群捅开,大家只当段子讲。实际上,隔壁有台老款X5一年多都没蹦出过类似毛病。
可真叫人憋气的,是第三次故障。六月初一个晴天,国道上,方先生带着老岳母去走亲戚。车开着好好的,油门一踩下去,忽然没反应了——整台车哑火似的,最后只靠惯性慢慢珊到路边。后车在那儿猛按喇叭,幸好没追尾。这事在家人饭桌上反复聊,谁心里不嘀咕呢?
再送去厦门4S,检测发现变速箱阀体坏了。当班维修师傅姓郑,边查边说:“这玩意儿,常见在上一代国产装配,进口版极少出毛病。”维修名单写得干干净净,可至于怎么会坏,连师傅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人私下嘀咕,是不是去年批次质量有问题?本地贴吧还有人说,有位莆田网友X5半年内同样吃过变速箱亏。
方先生心态崩了。4S倒也不硬,表示配件免费换,发动机和变速箱额外包两年延保。可这买新车的体验,一下回到解放前。方先生一口咬定要按折旧回收,索性不要了。销售却说,退换只能靠“三包法”,这车还不够格。
维权这几个月,城西路附近的老修理厂小黄聊起这事,他咂咂嘴:宝马的传动系统,近年外壳工艺和油道设计里头,听说个别国产零部件掺杂多了。厂里维修员小苏说去年有台5系,吃过同样的电子控制故障,不过那辆换了新的电控盒,半年再没复发。方先生的X5修好后,偶尔在小区看得见,但也再没像以前那样大摇大摆。老蔡打趣道:“这壳看着唬人,里子闹幺蛾。”
冷门说法还有间接听来的,说宝马X5其实北美和国内做法略有不同。国内高配版改过几样小配置,比如主动刹车的预警音、气味过滤系统,还有一个说法是变速箱油道,为了国内油品做了微调。结果吧,原厂技师悄悄吐槽,这几年碰到过4-5起类似驱动故障,集中在23年上的那一批。
还有个坑,方先生前阵子去小区汽修店做例行小养护,顺带被提醒“变速箱油实际要三万公里一换”,可销售嘴里一直说封死免维护。两头谁都不信,方先生只能苦笑。车友群里还有人拍脑门说“宝马X5新手很难分清哪些配置有用哪些纯属‘鸡肋’。”有人光天窗电吸门夸了半天,真出毛病又没法折腾。
方先生后续也没真把车退掉,说有点心灰,只愿不再折腾,哪怕家里人嘴上还是不痛快。前阵子,下雨那天我路过,看他用车钥匙一连开关两次车门,怕是哪块电路又闹鬼。再说宝马,谁叫钱都投进去了?师傅们私下讲,“这新主顾,下回可能该换个思路——不追新,反倒省心。”
小城司机,偶有蹊跷的故事,三五年后还会被摆上茶几啧啧聊——“那会儿,莆田有台肆意妄为的宝马X5,眼见着在路上趴了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