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成绩单上写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0.3亿至0.7亿元,比去年同期暴跌90%-95% 按最高0.7亿利润计算,东风上半年卖82.39万辆车,平均每辆车净赚85块钱——这甚至不够在一线城市吃顿像样的午餐。 而如果按0.3亿净利润计算,每辆车只能贡献36.4元利润。
这不是一场小感冒,而是一场持续数年的重症。 东风集团2019年的利润还高达128亿元,到2022年跌至103亿,2023年直接亏损39亿元,2024年勉强盈利0.58亿元,2025年再度沉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冻到如此地步,解剖刀必须切得更深。
合资车大溃败已成定局
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这两个昔日现金牛正在经历断崖式崩塌。 2025年1-6月,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仅有14.9万辆,同比暴跌37.4%,创该品牌在中国建厂20年来最大跌幅。 东风日产同样惨淡,同期销量未公布具体数字,但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整体汽车销量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其中合资板块成为主要拖累。
合资板块萎缩的直接后果是收入暴跌。 东风本田2023年净利润从13.26亿元腰斩至2024年的6.61亿元;神龙汽车2023年亏损13.49亿元,2024年仅短暂扭亏后又陷入深渊。
新能源的虚假繁荣掩盖不了现实
东风集团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0.44万辆,同比增长33%。 岚图品牌表现尤为突出,销量增速高达85%。 这组数据看似亮眼,却经不起细看。
纵向比较,东风集团新能源车占总销量比例仅24.8%;横向比较更残酷,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425万辆,东风集团全年新能源销量仅86万辆,差距拉到五个身位。
投入产出比更显凄凉。 岚图汽车上半年销量增长85%,但研发和营销投入成倍增长。 2024年岚图净亏损达6.2亿元,每卖一辆车平均亏损1.5万元。 东风奕派等新品牌仍在烧钱阶段,新能源业务整体亏损持续扩大。
价格战打穿了利润最后防线
汽车市场“卷”字当头,价格战成为2025年主旋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燃油车平均促销幅度已达23.4%,合资品牌促销率达22.9%。
国六B排放标准切换迫使车企清库存,叠加中央“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终端价格持续下探。 东风日产经典轩逸最低降至6万元区间,这个价位在五年前只能买到小型两厢车。
电池等核心部件降价带来的成本红利,被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全吞噬。 宁德时代上半年动力电池价格同比下降18%,但整车终端价格跌幅高达20%-30%。
产能闲置成为脖子上绞索
东风集团目前整车设计产能约376万辆,2025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仅45%左右。 空转的生产线成为沉重负担。
2023年以来,东风已陆续关闭多家工厂。 位于柳州的东风风行基地停止生产,常州的东风悦达起亚工厂长期闲置。 东风本田三座武汉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六成,第三工厂多次被曝停工。
工厂折旧、设备维护和人员安置成本持续侵蚀利润。 一位武汉工厂设备维护主管透露,生产线关停后单月设备维护费用仍超过千万元。
裁员关厂成唯一止血方式
2024年底东风本田宣布裁减20%约2000名派遣员工后,2025年再次传出裁员计划。 内部文件显示,东风日产花都工厂人员精简幅度可能高达30%。
神龙汽车武汉工厂去年裁员80%,仅保留300余人。 郑州日产计划关停郑州工厂,产能整合至常州基地。
据东风集团内部统计,2023-2025年期间,四大整车基地累计裁减员工超过1.8万人。 员工补偿金支出超过十亿量级,但这种断腕止血在财报中被列为“必要改革成本”。
转型成本让账本越来越难看
在传统业务萎缩之时,东风在新业务上砸钱速度远超想象。 2025年3月成立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整合研发、供应链、销售全链条资源,单月运营支出超过2亿元。
岚图汽车持续扩张销售网络。 截至2025年6月全国门店突破400家,单店平均建店成本300万元。 岚图CEO卢放曾直言:“现在建店已经不追求短期回报。 ”
智能化成为另一个烧钱黑洞。 东风自研S2-E电子电气架构投入超30亿,但装车率不足15%。 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座舱”项目延期三年,累计研发费用达13亿元。
国资背景是把双刃剑
作为央企子公司,东风在转型中面临特有的挑战。 国资委对东风等央企车企的考核指标中,市场占有率权重高于利润指标。 这导致东风必须维持产销量,在价格战中难以主动收缩。
员工安置问题更为棘手。 央企身份让东风在裁员时需支付更高补偿,平均离职补偿约为民营车企的1.8倍。
地方政府的干预从未停止。 武汉市2024年为保住本地产能,强制要求东风本田采购本地零部件比例提高至70%,单此一项造成单车成本增加1600元。
央国企正在结盟求生
2025年初国资委内部文件中首次提出“推动汽车央国企战略性重组”,东风、一汽、长安的合并传闻甚嚣尘上。
实质性动作已经展开。 东风集团与一汽集团在长春成立联合研究院,集中攻关固态电池技术。 东风与长安联合采购平台5月启动,首批电池采购成本降低12%。
更关键的是出口联盟的组建。 东风与日产成立出口合资公司(东风占股40%),首批8万辆汽车2025年9月将发往东南亚市场。 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东风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86%,成为少数亮眼数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