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或将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


保时捷CEO表示,不确定未来2-3年是否会在华继续销售电动车。


保时捷或将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有驾

保时捷的电动车在中国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滑铁卢”,CEO甚至公开表示,未来两三年保时捷是否还会在中国销售电动车,他并不确定。这个消息像一枚惊雷,炸醒了不少还沉浸在“豪华品牌滤镜”里的人。曾经的“掘金热土”,怎么突然就成了“烫手山芋”?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了28%,跌到56,887辆。而今年第一季度更惨,直接暴跌42%,只剩下9,471辆。请注意,这波下跌的锅,可不是经典的911背的,核心问题出在电动车上。

要知道,中国本土的新能源玩家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成本优势发起冲击。像是小米SU7 Ultra这样的选手,不仅价格比Taycan便宜一大截(SU7 Ultra起售价约合$73,000美元,而Taycan起售价约合$126,000美元),高配版甚至在动力参数上超越了Taycan或Macan电动版。

面对这种局面,保时捷的选择相当“保时捷”——不降价,不追销量,坚守“与保时捷身份相符”的定价。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电动版Cayenne和之后的电动版718,依然会是高高在上的“硬货”。保时捷CEO奥博穆(Oliver Blume)也说了,小米SU7 Ultra不是保时捷的直接竞争对手,理由是“驾驶能力”不同。言下之意,我们玩的不是一个层面的游戏。

保时捷或将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有驾

但市场可不跟你讲情怀。别的豪华品牌,比如BBA甚至捷豹,都开始“卷”起了中国特供车:加长轴距是常规操作,奥迪甚至搞了个中国专属的纯电动品牌“AUDI”(是的,全大写AUDI,奇不奇怪~),大众连捷达都能独立成品牌。大众集团自己都计划到2027年底在中国推出20款插混或纯电车型。可保时捷呢?目前看来,至少在本地化电动车型方面,动静不大。

说到底,本土品牌有原料优势、成本优势,在自家地盘上,跟他们拼刺刀是越来越难了。一些国际品牌已经开始认清现实,选择“打不过就加入”,加强本土合作。

保时捷的困境,恰恰是全球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缩影。当你坚持用全球化的高成本、高溢价逻辑,去对抗一个已经高度本土化、成本极致、技术快速迭代的新能源市场时,即便是曾经的神,也可能感到力不从心。未来的两三年,或许真会是检验保时捷电动品牌能否在中国继续存在的关键时刻。

END

版权所有 DriveNEXT,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