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热火,造车门槛低,二手保值率低

新能源汽车这事儿啊,听说过吧?说实话,这两年身边那阵风,刮得比春天杨絮都猛,卖手机的、做家电的、连网红饮料品牌都能跳出来喊着要造“自己的车”。是不是觉得谁都能搞两根电线、整块大屏、顶多剥个电池贴个壳,摇身一变,就是新能源大佬?就有人说了,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拼拼凑凑,连冰箱空调做惯了的手艺人都能干。

真要细说,新能源车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网上你能刷到全流程,画得井井有条,底盘平台、电池模块、电控单元、内外饰装配一通操作。数控车间里火花四溅,机械手臂舞得飞起,把零件一块块咔咔装上去。最后给个巨大的淘气包自动驾驶宣传,灯光一打,拍得像未来战车,一看就是先进、有范儿,朋友圈发一圈,那气场不输巴黎时装周。

不过说实话,流程归流程,赚钱是大事。新能源火不火?动不动几百亿补贴,甚至出现一个梗,掀桌子的不是老板,是负责报项目批贷款的会计。新能源车企,有资质的能接盘,没资质的想办法背靠资质,东拼西凑搞一条流水线,回头一个申报,再申请点政府奖励啥的,风险资本一投进来,媒体一宣传,羊毛先薅的是补贴,再拿消费贷,靠OTA升级、周边配件继续薅下一波。产能报表越做越大,销量刷一刷,总有人愿意相信下一个特斯拉在中国诞生。

新能源车热火,造车门槛低,二手保值率低-有驾
新能源车热火,造车门槛低,二手保值率低-有驾

有人问,新能源的核心是什么?技术?还是组装?坦率讲,电池一装,平台一换,计算机系统堆一堆,四个轮子就能落地,这真有多少核心技术吗?核心技术一直卡在国外,从芯片、操作系统、电机,包括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链最上游的核心配件,国内说完全自主,那是讲故事。

你看这些年新出的品牌,前仆后继,网上吹自研多牛,搞那种全球发布会,媒体喝彩,网友弹幕刷屏。但背地里呢?绝大多数“新势力”挂羊头卖狗肉,计划赶不上变化,先割一波韭菜再说。电池供应出了问题,车企说涨价;智能驾驶跟不上,OTA升级拖到下半年;续航缩水,用户投诉。你们想过没,科技进步真的那么容易?组装是组装,未来真正考验技术实力,是安全、耐用、智能,真正能抗几年、十几年的产品,才叫技术,不是PPT画画。

最近网上热议新能源自燃,朋友圈一张图:地库黑烟滚滚,楼上业主锁门避难。什么高性能电池,遇上极热极冷,过充过放,要真能无敌,电动车制造商早推上天王星了。本质还是化学能转换,有风险没人敢100%包票。新能源车,水火不容的还真不止一两起,媒体报道出来的,都是冰山一角。新闻看到网上有楼下邻居砸断电源,怕车爆炸;业主群里一顿追问,物业答不上来,司机不敢接电话,买一辆“智能安全”回来,结果屁都不敢点火,真是尴尬得要命。

新能源车企潮水褪去,认准一幕。倒下的不少,前几年还在街头巷尾跑试驾的门店,今年悄无声息人去楼空,不还贷款的经销商,贴条停在楼下半年无人认领,都成老百姓眼里的“报废豪车”。有厂家跑路,售后服务没了,配件停产,家用车一夜变废铁;有的企业换个名头继续卖,老资质换新皮,你还真认不出这车原来是破产老头乐。

啥新势力,啥新名字,到头来就是老企业加一层新包装,再讲一遍新的故事。江淮、蔚来、力帆、理想、北汽、吉虎,长安、深蓝,吉利、极氪,海马、小鹏,轮着来,你说谁没换过马甲?说白了,你市场红利没吃到,补贴没拿到,最后也就成了别人故事里的“家人们”。有网友调侃,买新能源车,你敢提车,就是对中国制造最大的支持,提了没多久,可能这家企业已经排到倒闭倒计时。打个比方,上午提车、下午维权、傍晚微博发车企跑路公告,那份“刺激”没两把刷子真承受不住。

有粉丝问,新能源到底能不能买,能值多少钱?实话讲,新车上市10万、20万,宣传潮流追风,头一年随便卖,落地还加价。两三年后,二手车市场稳如一潭死水,车商不收,平台不敢接。新能源二手交易,大家都学乖了,估值跳水直接打对折,有些还卖不上价,某家品牌十几万开五年卖不到三万,平台直接收了拉去报废。你再看看传统合资、燃油车,落地贬值是有,但远没新能源车这么迅猛。朋友圈全是问新能源怎么转手,质保过了后配件难找,维修费翻番,换个电池快赶上一辆新车。

说个更扎心的数据,新能源保值率年年垫底,甚至有品牌直接被市场抛弃,好不容易省点油费,几年不到亏掉一辆小轿车的钱。这一波新能源浪潮,谁能笑到最后还真还不好说。头部玩家有机会站稳脚跟,但靠补贴、靠讲故事起家的品牌,一旦大水退去你看看谁在裸泳。毕竟中国市场太大,选手太多,淘汰一个不眨眼。能不能活下去,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问题。

回头看新能源车造出来这一套,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不能否认,有国产自主努力,但实事求是讲,大部分企业现在拼的还是营销、资本,真懂技术的没几家。消费者追新风、刷颜值,盲目相信PPT,最后落下的坑只能自己填。也不能全说企业的不是,市场机会在这,大家都拼命淘金,就看谁先上岸。

新能源车热火,造车门槛低,二手保值率低-有驾
新能源车热火,造车门槛低,二手保值率低-有驾

未来三年,大浪淘沙,新能源产业我认为会经历一轮深度洗牌,分水岭一到,真正活下来的,靠实力说话。老百姓买车别光看补贴赠送、OTA升级、智能驾驶,耐用、保值、安全才是最厚道的东西。别被广告洗脑,也别当新故事里的“冤种”,信息甄别和理性选择,是全民要补的一课。

说一千道一万,汽车新势力不过是老面孔的新故事,别让资本的花样旋转高科技的幌子,最后变成普通家庭“智商税”。新能源这场赛跑才刚刚拉开序幕,剩下的,还是等时间验证到底谁能抗住风浪,坚持下来。买车的朋友多留心,别做故事里的配角。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会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