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款宝马 i5 正式亮相,385kW 最大功率、795N・m 峰值扭矩让它破百仅需 3.8 秒,M 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更直接拉满操控属性。
但互联网评论区已现明显分歧:有人直言,对日均通勤 50km 的都市用户来说,3.8 秒的加速性能纯属 “性能过剩”,日常根本用不上;也有人纠结,它比奔驰 EQE 纯电版贵 3-5 万元,这份 “M 级操控” 能否撑起价差,通勤场景下到底值不值?这两个争议,正是本文要拆解的核心。
性能的价值从来不在极限爆发,而在日常场景的精准响应。2026款宝马i5的385kW功率与795N·m扭矩,在通勤场景中转化为实际效用:快速路并入主路时,深踩油门即可脱离拥堵车流,795N·m的瞬时扭矩输出无迟滞感,配合M扭矩矢量控制,车身跟随性堪比紧凑型车,窄路会车或停车场转弯时无需反复调整方向。
对比核心竞品,其3.8秒破百成绩接近特斯拉Model S(3.7秒),远超奔驰EQE 500的5.9秒,而43.99万起的指导价反而比EQE入门版低3.8万元,价格与性能形成倒挂优势。
驾驶质感的差异藏在底盘细节里。该车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标配空气悬架可实时调节滤震强度,通勤经过减速带时,车身俯仰幅度比EQE小30%,后排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从市场维度看,宝马i5承担着“燃油5系用户电动化过渡”的使命,CLAR纯电平台与iX共享电驱技术,但通过0.22Cd的超低风阻系数(低于iX的0.25Cd)和后驱布局优化,更适配城市路况。
保值率方面,参考宝马iX3 3年58%的残值率,结合其中大型旗舰定位,预判其3年保值率可达55%-58%,高于奔驰EQE的52%,但低于特斯拉Model S的60%。短期内暂无换代计划,2026年新世代车型将基于800V平台打造,当前车型更适合计划使用4-5年的用户。
横向竞争力上,其综合产品力精准击中细分需求,比Model S多了豪华内饰与底盘质感,比EQE强在操控性能,终端价格又更具吸引力。参考奔驰EQE月均1200辆的销量,2026款宝马i5上市后有望实现1300-1500辆的月销规模,成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的“操控标杆”。
所谓“性能过剩”实为误解,3.8秒加速与M扭矩矢量控制,是通勤中超车避险的底气而非炫技。略高定价则由更优操控与品牌基因支撑,性价比藏在日常体验里。它精准适配注重驾驶质感的都市通勤者,既是燃油5系用户的电动化过渡之选,也印证了豪华纯电轿车“操控精细化”的必然趋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