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LDM-i混动底盘上新,油耗低到让人怀疑人生
小区门口那家洗车店老板老王,前几天还在念叨比亚迪最近风头正劲。秦L DM刚上市没多久就月销一万八,这不,新款宋LDM-i也快要来了,说是本周四就能见着实车。听说这回标配了专门为混动车型整的底盘,还把油耗压得死死的——反正群里几个开SUV的哥们都开始琢磨换车。
外观这一块儿,我第一次看到实拍图,脑子里蹦出来俩字:顺眼。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新设计,前脸那两道灯带和中网连一起,看着宽敞又有点凶巴巴。侧面线条倒是挺有肌肉感,不像以前那些圆滚滚的大SUV,现在年轻人估计会喜欢这种利落造型。我隔壁小张媳妇看了一眼,说“像极了某高端品牌”,我心想你怕不是看多广告片。
动力部分,有意思。这回宋LDM-i用的是第五代混动系统(销售嘴快爆出来的),1.5升发动机加个160千瓦电机,大电机扭矩260牛米起步,加速据说8秒出头吧,也够日常上下班、偶尔高速超个车啥的。有意思的是,它给了两种电池容量可选——18.32度和26.59度,两种纯电续航分别91公里、128公里(WLTC标准)。我们小区保安老赵特地问过4S店,说平时通勤不用怎么烧油,一周充一次基本够用。
其实更唬人的,是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干到2000公里以上。这数据我第一反应以为又是哪位销售夸大其词,可后来查工信部公告,还真差不多。身边朋友去年买插混版唐,经常从上海跑苏北老家,一箱油顶好几趟,他都觉得省心,更别提这新系统了。
说到能耗,比亚迪一直主打节能,这次宋LDM-i据工信部测算,就算亏电也能把百公里油耗压在5升以内。有些老司机吐槽“你别信官方数据”,但微信群里有人自测市区跑下来确实不到6升,比不少纯燃油SUV省太多。我修理厂师傅三哥倒是提醒一句:“别光看表面参数,你实际路况、开空调啥的一样影响。”不过话说回来,同级合资SUV随便一个7-8升起步,也没人嫌弃吧?
技术细节方面,这套第五代DM系统双电机结构比较巧妙,大、小两个驱动单元靠行星齿轮组跟离合器咬合。一脚地板油下去,两台马达再加发动机一起上力道,那推背感不是盖的。而且慢速堵车时候可以只用其中一个马达带着走,另一个当发电补点儿。所以有次我们几个同事堵在延安高架上,一个小时愣没掉多少表显剩余续航,小乐还拿手机拍视频发朋友圈嘚瑟来着。
冷门配置讲一嘴,新款底盘叫P5平台,为插混车型专门调校。据懂行的人分析,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挂组合。不少人觉得自主品牌底盘一般,但我试驾的时候感觉滤震比上一代厚重扎实,高速变道稳得很。不过副驾驶位置稍微偏硬,有些乘客会抱怨长途坐久屁股麻。这玩意仁者见仁,有人喜欢韧性足一点,有人追求软绵绵舒适,我老婆就属于后者,每次试驾完回来都要碎碎念半天,“咋还是没有XX那么软呢”。
还有件趣事,上个月二手市场有人收旧款宋DMI,被问为什么不等新款。他憋半天来一句:“听说老版本导航卡顿,新版本全系升级8155芯片。”原来他自己去年吃过亏,所以现在认准芯片型号再下手。这波升级,其实不少用户早盼着呢。据群友反馈,新版座椅支持主副驾驶通风加热,还有方向盘加热这个配置,在北方冬天是真香,小李头年买新能源没这个功能,每次冻手直骂娘,现在看到新配置直呼羡慕嫉妒恨……
养护方面,我之前遇到过一辆首批DMI进厂做保养,因为零部件紧俏耽误了一礼拜才修好。但听售后师傅讲,今年配件供应已经好多了,再碰见类似问题概率低不少。而且插混车型因为刹车回收频繁,用刹车皮寿命普遍长于燃油兄弟,好多人一年半载根本不用换。但注意一点,如果经常短途急停急走,对蓄电池寿命还是有点影响,不过正常家庭用户问题不大就是啦。
至于市场表现嘛……邻居阿姨最近天天催她闺女关注这台新上市,她老人家理由简单:既然秦卖这么火,那同技术的大号版总归不会差吧?不过实际销量如何,还得等几个月才能见分晓。有趣的是,我们楼下二手商贩已经提前打电话预约评估价,就怕自己库存砸手里,到时候行情反转措手不及——汽车圈水深,不敢乱猜,只知道现在新能源更新速度太快,以前年轻人追iPhone,如今全盯新能源排队抢首批提车名额去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