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疯传“汽车变色贴膜被禁止”的消息,搞得不少车主心里直打鼓。尤其是那些刚花了大几千块钱贴了炫酷变色膜的车主,更是坐不住了。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
先说目前国家并没有全面禁止汽车变色贴膜,但确实有严格规定。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汽车贴膜后的可见光透射比(说白了就是透光度)必须达标。前挡风玻璃和驾驶人视区侧窗的透光率不能低于70%,其他车窗不能影响安全驾驶。至于网上传的“变色膜被禁”,其实是部分地区交管部门针对某些特殊变色膜的执法行动,比如那种会随光线角度变色的“电光膜”“镭射膜”,因为可能干扰电子眼识别,所以被重点关照。
为啥交管部门要和变色膜较劲?这里头有个关键问题:电子眼识别。现在马路上到处都是电子警察,它们主要靠摄像头抓拍车牌和车辆特征来识别违章。如果车子贴了那种反光特别强或者颜色变化特别大的膜,电子眼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就是一团光晕,连车牌都看不清。去年深圳就通报过一起案例,一辆贴了镜面反光膜的保时捷,电子眼连续7次抓拍失败,最后交警只能手动拦截。类似情况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现过,所以交管部门才会特别关注这类贴膜。
再说个更实在的问题——年检。很多车主不知道,贴膜不合规可能连年检都过不了。山东济南的张先生去年就吃了这个亏,他给爱车贴了时下流行的“液态金属银”改色膜,结果年检时被卡住,最后不得不撕掉前窗贴膜才通过。根据各地车管所反馈,每年因为贴膜问题导致年检不合格的车辆不在少数,主要集中在透光率不达标和改色未备案两种情况。这里要特别提醒:如果全车改色超过30%,必须10天内去车管所备案,否则就算非法改装。
那到底什么样的贴膜是安全的?第一看透光率,前挡和主副驾侧窗一定要选70%以上透光率的正规产品,后窗和天窗可以稍放宽但也不能太暗。第二看反光度,那些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的金属膜最好别用。第三看颜色变化幅度,如果是轻微渐变色一般没问题,但那种从蓝变紫再变绿的“彩虹膜”就悬了。有个简单判断方法:站在车前方3米处,如果看不清驾驶员面部轮廓,这膜基本就不合格。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网上那些网红改色膜视频看着很炫啊?这里要泼盆冷水——很多短视频里的“神仙配色”其实都游走在违规边缘。比如抖音上很火的“七彩镭射膜”,实测透光率普遍不足50%;还有号称“夜间隐形”的深色渐变膜,晚上开车简直就是“摸黑”。江苏某汽车贴膜店老板透露,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电光系列改色膜,10个里有6个透光率不达标,但为了生意很多店家都不会主动告知风险。
最后给想贴膜的车主几个实用建议:第一,改色后务必备案,别心疼那15块钱工本费;第二,保留贴膜产品合格证,万一被查能证明合规;第三,前挡风玻璃尽量别贴深色膜,下雨天和夜间真的影响安全;第四,遇到交警查验别硬杠,今年浙江就有个案例,车主因为拒不配合检查变色膜,最后被扣车罚款还上了征信黑名单。其实交管部门也不是要为难车主,关键是现在有些贴膜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去年四川一起追尾事故,就是因为前车贴了镜面膜导致后车司机被反光晃眼。
总结一下:汽车变色贴膜不是完全不能贴,但必须守规矩。既要保证安全驾驶,又要配合交通管理。与其追求标新立异被交警盯上,不如选择合规又美观的贴膜方案。毕竟开车上路,安全才是最大的时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