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总有朋友来“盘”我,说想换个“大绿牌”,又怵那块“电芯”,怕它“折寿”太快,银子打了水漂。
这话问得,真·灵魂拷问。
毕竟,谁也不想“喜提”一个“电爹”,供着不说,还动不动就“抛锚”。
说句实在的,这种“怵头”劲儿,太常见了。
毕竟,“电芯”这玩意,隔山打牛,不像“机头”“波箱”,还能听个“动静”,闻个“味道”。
但真像网上说的,电车“电芯”就是“纸糊的”?
我觉得,有点“妖魔化”了。
咱们先“盘”数据。
眼下“当红炸子鸡”的电车,用的八九不离十都是三元锂“电芯”。
这“货”,理论上的“生老病死”,能扛1500-2000个“回合”。
啥概念?
就算你一礼拜“喂”它三次电,1500个“回合”也能撑个十年八年。
当然,这是“理想国”状态。
这里面有个“小九九”,得跟大家“唠嗑”唠嗑。
“电芯”的“生老病死”,说的是“完全体循环”。
就是说,从“趴窝”到“满血复活”,才算一次“轮回”。
但咱平时“溜车”,谁会等到彻底“断电”才“补给”?
都是“见缝插针”,所以,实际“操练”中,一次“进补”,其实“消耗”的“轮回”次数,比你“脑补”的要少。
再换个“姿势”算。
这两年“出道”的电车,“一口气”跑个四五百公里,跟玩儿似的。
也就是说,一次“满血复活”,能“撒欢儿”这么远。
1500次“轮回”,理论上能“跑断腿”60万公里!
就算“打骨折”,也有30万公里吧?
说句“扎心”的话,我估计很多人车“寿终正寝”,都“跑”不到这个数。
所以,对电车“电芯”的“阳寿”,真没必要“杯弓蛇影”。
当然,肯定有“杠精”要“抬杠”了:“你说的是三元锂,那磷酸铁锂呢?”
现在磷酸铁锂“电芯”,主要“驻扎”在插电混动车里。
这种车因为“电池仓”小,“补给”频率可能更高。
但磷酸铁锂的“杀手锏”是啥?
就是“抗造”!
人家的“轮回”次数,能“硬扛”2500个“回合”左右。
所以,也别“瞎操心”。
当然啦,再“硬挺”的“电芯”,用久了也会“掉血”。
这是锂电的“命门”,没辙。
但这个“掉血”,通常都在你“容忍度”之内。
就拿我“现身说法”吧。
我有一台纯电的阿维塔11,“驰骋”半年,跑了两万多公里;还有一台智己L7,也两年了,跑了快两万公里。
目前这两台车,都没发现明显的“续航焦虑”。
我最早的“新能源”,是我的那台沃尔沃XC60 T8插混,“老铁们”都知道。
2019年9月“提”的,到现在五年半,跑了八万多公里。
“新车下地”的时候,纯电“射程”是40公里,现在还剩37公里。
这个数据,“客官们”可以“掂量”一下。
其实,现在的“电芯”管理系统,已经“武装到牙齿”了。
“冰天雪地”、“热火朝天”,都有自动“护体”机制。
“车主们”真没必要太“上纲上线”。
以我自己的“实战经验”,给大家“支”两招:
一是尽量用交流慢充,少用直流快充,特别是那种“功率怪兽”的超快充。
这“玩意儿”,对“电芯”确实不太“友善”。
二是尽量“浅尝辄止”,别等“电量告急”再去“喂”,每次“进补”也不用“喂饱”,充到80%-85%左右就行。
这样对“电芯”好,而且也最“省时省力”。
“扯”了这么多,大家对电车“电芯”的“顾虑”,其实也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心病”:对“新事物”的“水土不服”。
就像当年大家刚“摸”智能手机,也“怵”电池不“抗用”一样。
但“科技树”总是在“升级”的。
“电芯”技术也在“迭代”。
与其“庸人自扰”,不如“放飞自我”,享受“黑科技”带来的“快感”。
与其问电车“电芯”能“活”几年,不如想想,这几年,你能用它去哪里,“打卡”什么“景点”。
毕竟,“诗和远方”,才是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电车,或许能带你更快地“抵达战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