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握在手里,中控屏幕上跳出一句“欢迎回家”,语音助手用四川话问你今天想听啥歌——这画面搁三年前,燃油车主做梦都不敢想。但11月21日广州车展,这事儿就要落地了。
东风日产把新款天籁送进了华为的实验室,出来的时候,身上挂着“全球首款鸿蒙座舱燃油车”的名头。说实话,头一回听到这消息,我愣了好几秒。燃油车和鸿蒙系统?这俩词放一块儿,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细想想,倒也不是没道理。国内三亿多燃油车用户呢,总不能因为没换电车,就活该忍受车机卡成PPT吧?
这款新天籁的外观改动,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往年轻化靠。贯穿式灯带从车头拉到车尾,前后车标都能点亮,晚上停在小区里,辨识度拉满。有意思的是,车屁股上的英文标识从“ALTIMA”换回了“TEANA”。老车主应该懂,这名字多少带点情怀分。车身长度微微拉长到4920mm,视觉上修长不少,但轴距还是2825mm,没动。空间这块儿,家用够使,后备厢586L装两个行李箱绰绰有余。
真正让我觉得有点东西的,是坐进车里之后。
15.6英寸的悬浮中控屏横在眼前,全液晶仪表盘,256色氛围灯,内饰90%可触及区域都是软性材质包裹。进口木纹饰板和水晶挡把摆在那儿,质感确实上来了。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那套鸿蒙HarmonySpace 5系统。四音区语音识别,响应速度据说是毫秒级,支持粤语、四川话这些方言。车机内置48款鸿蒙原生应用,手机和车机之间的流转丝滑得有点过分。以前燃油车那些车机,开个导航都能卡半天,现在这套系统……怎么说呢,可能真要让一些人重新考虑考虑了。
音响系统用的是HUAWEI SOUND,17个扬声器,还有个可升降的星环散射体。据说600人团队调了300多轮。跑长途的时候,把座椅放平,音乐开起来,这车可能真有点“移动音乐厅”的意思。当然,实际听感如何,得亲自去店里试试才知道。
座椅是天籁的老本行了。这次主副驾都配了40mm的气动腿托和按摩功能,副驾那边更夸张,通风、加热、按摩、记忆、迎宾模式全给配齐了,官方管它叫“女王副驾”。这配置,放在这个价位段里,确实不多见。跑一趟高速下来,副驾坐着比开车的还舒服,不知道该说贴心还是该说扎心。
动力方面倒是没什么变化,2.0T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最大功率179千瓦,峰值扭矩371牛米,配CVT变速箱。这套组合在市场上验证过很久了,平顺性和可靠性没什么好挑的。压缩比能在8:1到14:1之间自己调节,动力和油耗能兼顾一些。对于那些不想折腾充电桩、不想算续航里程的人来说,或许是个稳妥选择。
现款天籁的指导价在17.98万到23.98万之间,新款的定价还没公布。这个价位段里,凯美瑞、雅阁、帕萨特都是老对手了,销量上天籁一直不算拔尖。这次改款押宝智能化,思路倒是清晰:你们新能源车有的智能体验,我燃油车也能有,而且不用考虑充电的事儿。
说白了,这可能是一种错位打法。市面上想要顶级智能座舱的,大多数会看向新能源车。但偏偏有那么一批人,充电条件不允许,或者就是对电池有点心理障碍,又馋智能座舱那一口。新天籁瞄准的,大概就是这群人。
这车能不能成,还得看最终定价和实际体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燃油车搭载鸿蒙系统这件事本身,已经足够让整个B级车市场多了些新的想象空间。
车展开幕在即,想知道这套系统到底顺不顺手,建议亲自去展台坐坐。毕竟,屏幕大小、音响效果、语音识别这些事儿,参数表上看一百遍,不如自己体验一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