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小鹏P7亮相,智能座舱与动力配置实测体验
八月初的发布会现场还挺热闹,小鹏汽车这次把新款P7拉出来溜了一圈。何小鹏在台上话没说太满,只是宣布可以预订了,价格嘛,还得等几天再揭晓。那天我和隔壁老王在群里边刷边聊,他顺嘴就问:“这车到底长啥样?听说跟之前不一样了?”
外观是真的变了不少,官方吹得挺玄,说不是概念车,是“从未来带回来的”。前脸用的是XMART FACE那套设计,星环灯带横着贯穿,两侧竖着的灯组,看起来像个“H”字型。我第一次见到实车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改装厂的作品,下方远近光藏在LED里面,不仔细看真发现不了。前包围做成倒梯形散热口,那师傅调侃:“这样风能进来吗?”不过整体确实有点科幻感。
侧面还是溜背造型,但顶线比上一代更低一点,据销售说风阻只有0.201,比某些德系轿跑都要低。A柱熏黑处理,有点悬浮顶意思,但其实就是视觉效果罢了。有趣的是轮圈,“X”造型呼应品牌LOGO,可中心盖却直接写XPENG英文标识,我邻居老李看完直乐,说这叫“混搭时尚”。尺寸方面我特意记了一下:5017/1970/1427mm(空气悬架最低1407mm),轴距3008mm——比我家那辆旧雅阁大一圈。
尾部同样玩“H”字尾灯配合溜背门,全体式后备箱开启方式,用起来蛮方便。不过后包围上的智驾蓝灯据说夜间特别显眼,有人担心被交警误认成非法改装,其实厂家早就报过批啦。另外电动扰流板也是新加的功能,在高速上能自动升降,不过群友阿涛试过一次,说升起来声音有点怪,好像齿轮没润滑够似的。
内饰这一块变化也大,新座舱叫智能灵动仿生座舱,科技、运动、轻奢混一起。“科技岛”IP仪表台最抢眼,中控87英寸AR-HUD系统占据主角位置,还有三轴灵动屏和流水氛围灯。我坐进去随手摸方向盘,是三幅运动款,可以电动四向调节,新加入两个旋钮——一个调驾驶模式,一个管空簧高度,还有Boost模式、智驾功能快捷键等,一共六项核心操作。据维修师傅讲,这种集成功能以后出问题维修成本可能不低,因为涉及电子模块联动。
主副驾门板Touch Pad触控按键区用的是电容式感应开关,自定义快捷操作还能连氛围灯变色。这玩意儿刚开始用容易误触,我媳妇第一次坐副驾差点把窗户开关当成音响控制器用了,还好反应快没卡住手指头。据销售介绍,如果设置好场景联动,比如晚上进地库可以自动切换静谧模式+蓝色氛围灯,就不用每次自己去翻菜单找设置。
15.6英寸中控屏支持左右各15°摆头,上下10°点头动作,用语音唤醒“小P”,屏幕会微微转向你讲话方向。我觉得这个设计挺逗,每次喊它都像跟宠物交流似的。而且全车四个方位都能响应,据群友自测后排喊它也行,就是偶尔识别错,把导航切到奇怪路线去了……芯片部分还是高通骁龙8295P为主力,大多数APP运行速度还算流畅,就是偶尔地图卡顿,不知道是不是网络原因还是后台任务多了。
座椅材质用NAPPA真皮+Dinamica仿麂皮拼接,主驾驶16向可调还有按摩和主动侧翼支撑功能。这配置其实平时城市通勤根本用不上那么多档位调整,不过长途自驾的时候确实舒服不少。有一次跑北京到济南,高速堵了一小时,我直接开按摩+加热,总算腰没有废掉。还有个冷门细节:主驾驶专属音响区域,只对司机开放,不影响其他乘客休息,这事儿是售后技师提起才注意到,以前一直以为只是扬声器布局不同而已。
辅助驾驶方面,全系标配三颗图灵AI芯片,总算力2250Tops(这是听销售顺嘴一提),主要负责智驾VLA和智舱VLM模型本地部署。不少老司机担心数据安全问题,其实这些芯片都是离线运作,本地存储不用联网上传数据,也省得被人抓包瞎分析隐私信息。有朋友去年因为云端故障导致车辆死机,这回应该不会再遇到了吧?
动力平台升级到了800V高压SiC系统,两种动力版本选:单电机270千瓦(367马力)搭74.9kWh磷酸铁锂或92.2kWh三元锂;双电机四驱437千瓦(595马力)只给92.2kWh三元锂版。续航分别702公里、820公里和750公里(三元锂四驱)。所有车型支持5C超充,据厂家宣称峰值充486kW,可以10分钟补525km续航。不过我们群里有人亲测夏天实际只能冲400多一点,而且SOC 10%-80%最快11分钟搞定。但冬季效率下降明显,这是行业普遍现象,也不能怪谁——北方冬天温度太低嘛!
关于养护,有几个冷知识:空气悬架最低高度只有1407mm,对地下室坡道要求比较高,如果碰上极陡的小区入口最好提前抬高底盘,否则刮底风险很大。另外图灵芯片升级需要定期OTA更新,有时候会遇到BUG导致辅助驾驶短暂失效,我们售后微信群已经见过两例,都靠重启解决,所以建议不要频繁断电重启,以免系统乱套。
最后插一句,今年二手市场已经出现第一批上一代小鹏P7置换用户,他们普遍反馈老款舒适性略逊于新款,但可靠性依然不错。如果预算有限的话,不妨考虑入手保养良好的旧车,也是条路子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发布会现场采访、小鹏官方说明及业界技术交流群日常聊天记录等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