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国内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尤其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家用SUV领域,新车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各个厂家都卯足了劲,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
这不,捷途汽车最近又带来了一款新产品,叫山海L7 PLUS。
光听这名字,就感觉比之前的型号要大一些、强一些。
自从官方图片放出来之后,网上讨论的人就不少,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很直接:这款车到底“PLUS”在什么地方?
它真的能像宣传里说的那样,成为一辆能带着全家去旅行的“小房车”吗?
特别是那个听起来有点玄乎的,说是有32种变化的座椅,是真的实用还是厂家为了宣传搞的噱头?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人的视角,把这款车从里到外好好看一看,聊一聊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普通家庭去关注。
首先,咱们得聊聊买车最核心的问题之一,那就是动力和续航。
现在很多人考虑买插电混动车,图的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既想享受到电车开起来的安静和省钱,又不想有出远门时的里程焦虑。
捷途山海L7 PLUS给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非常实在。
它用的是一套叫做“鲲鹏超能混动C-DM”的系统,这套系统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一个高效的团队,里面有一个专门为混动设计的1.5T发动机,再配上两个电机和一个聪明的变速箱。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综合功率265千瓦,扭矩530牛·米。
这串数字可能听起来没什么感觉,咱们换个说法,这个力道足够让你在满载一家七口人的情况下,无论是市区里起步超车,还是节假日去山区自驾游爬个大坡,都不会觉得吃力,动力响应很顺畅,不会有那种声嘶力竭的感觉。
当然,对于插电混动车来说,比动力更关键的是续航能力。
这方面,山海L7 PLUS的数据确实很亮眼。
它在CLTC标准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220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去超市买菜,一天的行程大概在三四十公里左右,那充一次电,基本上能满足你一个星期左右的日常使用,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几乎不用烧油,这样日积月累能省下不少油钱。
而当你需要长途出行,比如过年回老家或者放长假想来个跨省自驾游,它1700公里的综合续航就真正派上用场了。
这个距离,基本上可以让你从北京一路开到广州,中途都不需要特意规划去哪里加油或者找充电桩,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续航焦虑”。
对于经常有家庭出行需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种既能兼顾日常省钱又能满足远途需求的设定,实用性是非常高的。
说完了“跑得远”,我们再来看看“坐得舒不舒服”。
一辆车如果自称是家用SUV,那乘坐的舒适性绝对是硬指标。
捷途这次在山海L7 PLUS上可以说是下了功夫,给它配备了一套CDC电磁悬挂系统。
这个配置在以前,大多出现在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上。
它的作用,就像是给汽车的底盘装上了一个智能大脑,能够根据路面的情况,非常快速地调整悬挂的软硬。
比如说,你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悬挂会自动变得硬朗一些,提供更好的支撑,让车身更稳定,开起来有信心;而当车辆行驶在市区那些坑坑洼洼的烂路或者减速带上时,悬挂又会瞬间变得柔软,尽可能地把颠簸给过滤掉,让车里的乘客,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感觉更平稳,不会被颠得难受。
再加上厂家提到的那些细节,比如26处滤振衬套和更长的悬架行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提升整车的滤震效果,让坐车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煎熬。
另外,它还有一项数据值得注意,就是683公斤的整车载荷能力,这意味着即使坐满了七个人,后备箱再装上一堆行李,车辆的姿态和操控性依然能保持稳定,这是一辆合格的家庭用车应有的素质。
接下来,就是这款车最大的亮点,也是大家最好奇的地方——空间的变化能力。
捷途给山海L7 PLUS的定位是“旅行小房车”,这可不是随便喊的口号。
从尺寸上看,4米81的车长和2米82的轴距,保证了它作为一辆七座SUV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
但真正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它那多达32种的座椅组合方式。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夸张,但它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极致灵活的空间设计理念。
通过对座椅的折叠、移动和放倒,车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车内场景。
比如,宣传中提到的“居家大床”模式,就是将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完全放平,形成一个长度接近两米的平整空间,周末带着孩子去郊外露营,可以直接在车里休息,省去了搭帐篷的麻烦,还能透过天窗看星星。
还有像“驻车沙发”模式,可以把座椅调整成一个面对面的舒适沙发,在景区等人或者午后想在车里小憩一下,都非常方便。
尤其是第二排座椅,还支持131度的电动无级调节,配合那个号称“云朵舒享”的柔软座椅,长途旅行时,乘客可以调整到一个半躺的姿势,能极大地缓解疲劳感。
这种对空间利用的深度挖掘,可以说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很多家庭“一车多用”的心理,希望车子不仅是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更是周末和假期的移动乐园。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安全,这对于任何一辆家用车来说,都是底线中的底线。
捷途山海L7 PLUS在车身结构上,用了比例高达86%的高强度钢,在最关键的A柱、B柱等部位,更是使用了强度达到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这个强度级别,相当于给整个座舱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安全笼”,在发生碰撞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而在新能源车大家普遍关心的电池安全方面,它也做了多重防护,比如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意味着即使车辆涉水,电池包也能安然无恙;还有抗挤压的结构设计和毫秒级的碰撞断电保护,都是为了确保电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成为安全隐患。
除了这些被动安全,车内的健康环境也同样重要。
它配备了一套号称达到5A健康座舱认证的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这意味着从内饰的材料选择上就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挥发,同时还能主动过滤净化车内空气,这对于有小孩或者敏感体质成员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功能。
这种从物理结构到内部环境的全方位安全考虑,体现了厂家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综合来看,这款车计划在8月18日开启预售,如果最终定价真如外界猜测的那样在15万左右,那么凭借它在续航、舒适、空间灵活性和安全方面的全面表现,对于正在寻找一辆高性价比家用SUV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新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