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5亿人驾照将作废”的说法刷屏网络,引发不少车主恐慌。 真相究竟如何? 2025年新规确实划定了3条“生死线”,触线可能让驾照失效,网传的“集体作废”纯属夸大。
新规核心并非刁难车主,而是优化管理,年龄限制放宽、流程简化,同时强化安全底线。 数据显示,全国5.15亿汽车驾驶人中,长期不换证的“沉睡驾照”持有者约1.5亿人,每年因忘记换证被注销的约280万人。 如何避开红线? 补救措施其实比想象中简单。
一、红线一
2025年新规最受关注的调整,是将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的年龄上限从60周岁延长至63周岁。 许多人没注意到,63周岁是一道“分水岭”:一旦超过这个年龄,A1、A2、B1、B2等大型车驾照需换领为C1/C2小型车驾照,除非在62周岁前申请延期。
延期并非自动生效,需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测试,延长期限最长3年。 若超龄未处理仍驾驶大车,属于准驾不符,面临注销驾照和罚款。 此外,70周岁以上无法申请普通摩托车驾照,且需每年提交体检证明。 这一调整涉及约800万驾驶人,尤其是职业货车司机。 例如,一位老司机因连续三个记分周期未审验A2驾照,被降级为C1,失去货运资格。
二、红线二
驾照有效期分为6年、10年和长期,许多人因长期不开车忽略换证时间。 新规明确:逾期1年内可正常换证,期间不得驾车;逾期1-3年,驾照状态变为“注销可恢复”,需通过科目一考试才能恢复;逾期超3年,驾照彻底注销,需重考所有科目。
更隐蔽的陷阱是AB证审验。 持有大型客货车驾照的驾驶人,若连续三个记分周期未参加审验,最高准驾车型将被直接降级。 例如,一名货车司机因疫情期未开车,忘记审验,A2证被降为C1,失去月入过万的工作。 目前,全国约6000万驾照处于“休眠状态”,新规推行异地换证、网上办理,通过“交管12123”APP可快速操作,避免因疏忽导致资格流失。
三、红线三
新规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更严。 醉酒驾驶机动车一律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考;醉酒驾驶营运车辆,10年内禁驾;若因酒驾或事故逃逸构成犯罪,终身禁驾。 此外,造成轻微事故后逃逸、未构成犯罪的,首次明确扣6分。
这些规定源于血淋淋的教训。 例如江西一名驾校学员在科目考试期间酒驾,已通过的成绩全部作废,一年内禁止重考。 新规同时加强细节管理: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车辆,扣分从12分降至9分,涉及货车、客车仍扣12分;故意遮挡号牌仍扣12分,但因泥污等自然原因可免罚。
四、新规利好
除红线外,新规也有多项便民措施。 换证业务支持全国通办,无需返回核发地;电子签名、电子驾照获正式认可,补换领驾照可全程网办。 准驾车型申请也更灵活:接受全日制驾驶职业教育的学生,19周岁可申请大型客车驾照。
扣分规则同步优化。 超速20%以内不扣分(高速限10%),罚款保留;礼让救护车等行为可加分,年度上限9分。 这些变化旨在平衡安全与效率,例如一名车主因礼让救护车获APP加分,引发网友热议。
五、自救指南:三步避开作废风险
设置提醒:在手机日历标记驾照到期前90天,定期通过“交管12123”检查状态。
及时行动:AB证驾驶人每年参加审验;63周岁前计划是否延期;逾期1年内立即换证。
善用线上工具:通过APP办理体检、换证、审验,避免线下排队。 例如一名用户仅花45元、15天完成过期驾照恢复,强调“逾期超3年只能重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