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

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

我一直觉得,奔驰这个牌子,最大的优势还是品牌。尤其在中高端市场,用户更多是看重那份身份。可你说,灯火辉煌的品牌光环,能不能帮你在实际用车体验上赢得竞争?尤其是和小米SUV(我是真的没想到,小米也推出了SUV,而且价格还挺扎心的,提一提他们的7号车型,12万起,续航能到700公里)和特斯拉Model3这两个对手比起来,能拼出啥花样?

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有驾

先说续航,这次奔驰用的89kWh的三元锂电池,官方CLTC工况续航达到了866公里——算是相当亮眼的数字了。我还特意查了下,实际体验中,比如我认识一位朋友,开Model3长续航版,城市日常平常开,百公里耗电估计在14度左右,也就是大概9.5块钱,按当下电价算。你说,他换成奔驰新车后,用的这个续航标志,能省还是省不下来?我猜,除了充电快慢不同,他的感受大概类似。

供链上的东西还挺复杂。奔驰的电池其实用料不错,电池包的热管理、保护措施,都比小米的我瞧不起你的锂电池要细致得多。问题是,从供应链角度看,奔驰建立了自己的电池供应渠道,背景大概是有自己配套的工厂。而小米什么供应链?和宁德、比亚迪立了合作,整体成本更低,但品质上是不是能和奔驰的顶配比?我就不敢断定了。

动力部分,BBA还是比较稳的。虽然是800伏架构,动力最大功率200千瓦,且匹配新颖的两档变速箱——这是首次用在电动车上,具体能带来啥区别?我也还在琢磨。毕竟,变速箱在发动机时代代表档位,在电动车里变成两档配合控制,其实是为了优化全速区间的效率。个人猜测(没搞深),这个设计可能为长途高速带来更优的续航表现和响应,但是否会比特斯拉的单速更好?我还真不太敢保证。

智能辅助方面,奔驰新车支持高阶辅助驾驶,由奔驰和Momenta联合打造的系统,支持城区和高速领航辅助,甚至包括智能泊车。这里坦白讲,奔驰的HMI体验我还是认可的,比小米那船新的操作体验靠谱多了。Model3也有自动辅助,但界面和系统的开通逻辑,有时候我觉得还是偏向技术派,用户体验的话,奔驰可能更贴心些。

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奔驰的智能系统在豪车里可以算是顶配了,可惜的是,这种接地气的智能玩法,和Model3那种极简派设计比起来,差距还是挺明显的。至于小米的那套系统,基本是国产的C端导致体验——界面朴素,但操控快,反应灵敏。

至于价格,最便宜的领智版28.56万,最高端限量版近30万。比起特斯拉的基本款(价格大概在30万出头)要便宜点。问题是,这价格是不是买配置的差别?我不知道,可能要等到实际驾驶体验了才能说。

我想到一点:很多人买车最后还是品牌+体验。奔驰的品牌效应能不能硬撑起这个价格?能不能带来更好的用车感受?这个我还不知道,但我敢打赌,至少在品质和安全配置上,奔驰不会差到哪去。

对了,还有一个小细节,我看了一下车内配置:比如说,顶配支持的智能泊车、城区高速领航,何止比小米和特斯拉更全一点?问题是,这些智能配置用起来,是不是真能省事?我之前看过一份报告,讲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像这次奔驰用的,依赖路况识别、传感器密度和算法优化。这个算法复杂到不能想象,就像装了个大脑,人多嘴杂的城市环境,能不能帮你解难?

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有驾

还想说,能不能在续航和智能的基础上,跳出传统,去迎合那些想要新鲜感的年轻消费者?我猜想,是不是未来的汽车,真得融入更多生活元素,像朋友说的,车就像第三个钱包,除了实用,还得有点趣味。这样的调整,可能是厂商们最头疼的:到底是走高端路线,还是搞性价比?坦白说,我觉得这次奔驰还是偏向高端了,毕竟价格摆在那。

跳个小题:很多朋友会问,这车养起来贵不贵?我自己估算,单靠续航和电费,百公里成本大概在8-9块钱左右,如果开到10万公里,电费差不多成本就差不多8百块(这段先按下不表)。但你要算保值率,奔驰在豪华车里的保值率还算不错,特别是在二手市场上。

说句实话,我也在琢磨:这车的真正竞争对手,是那种拒绝智能陷阱、又追求纯粹驾控体验的用户?还是配置党品牌派?或者,更现实点,是家庭经济状况允许买得起,但又希望车能有点面子+能用的人群。

有点跑题了。说实话,然后想到一件事:其实在研发这个层面上,奔驰的团队很有底气。他们在动力、电池、智能辅助上投资大,把诸如800伏架构、两档变速箱设计,算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创新的成本,多大?我几乎可以想象研发部那帮兄弟,带着一堆数据和不靠谱的猜测,试验各种方案,最后选了这个看似合理的方案。

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有驾

这个车,最实用的部分,也许就是它的续航和安全配置吧——少说也得保证能跑遍城市和高速,安全嘛,奔驰还是拿手的。谁都知道,门槛。最终还是回到用户体验。比如我记得有次在售后跟修理工聊,他说:奔驰电动车快充还挺方便的,尤其是在高速路段,充10分钟就能多跑个百七十公里。这句话,让我觉得,充电基础设施还算在你有车我有快充的范围之内。

回到核心问题:这车能比得上小米SUV或者Model3么?别天真,以品牌+品质,加上那点硬件优势,跟他们的快、便宜、智能比起来,硬拼赢的可能性不大。可这车的价格、质感、售后保障,又不是小米那拼配置拼售后可以比的。

所以,我更想知道,真正决定一个人买不买这个车的,是规格参数,还是你对奔驰那份老牌子的信任?还是其实只是单纯想试试是不是还能看得起这个牌子?这些问题,可能只有时间能给我答案。

这日本来就是个成本、体验和品牌的博弈场。我敢打赌,未来智能和续航的竞争,还会继续升级,而这一切,或许都只是一场看谁跑得更远、更聪明的赛跑。

全新纯电长轴版奔驰CLA11月6日上市,推出三款车型续航达866公里,是否能在智能和配置上与小米SUV和特斯拉Model3一较高下-有驾

你们会怎么看这样一台车呢?是真爱品牌的帕金森,还是被高科技吸引的猪队友?我好奇。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