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圈最近跟手机圈闹的事儿有点像,不过这次是出在车上头了。去年邻居老李还笑话OPPO、vivo被欧洲告疯了,结果轮到汽车,吉利、领克、极氪那一大家四个牌子让诺基亚盯上——好嘛,32家欧洲子公司全让人家法院给一锅端了,理由还挺“洋气”:说是车子用蜂窝通信技术了,没给专利费。
小区里那几个懂行的经常唠这事,老彭说就是套路,原来手机圈玩过了,这回汽车也逃不掉。“德国、法国、意大利那几个国家,法律死板的很,这要是给判下来,吉利在那边直接歇菜。”老彭的话透着没法靠谱。他还说,领克那边一辆车卖四万欧呢,本地人认,真要断了销路,这年头中国车企海外挣钱也没那么容易。
销售小刘那天顺嘴提了句,欧洲人其实就盯着中国品牌上升期卡脖子,“压着算法来,拽着钞票收。” 别看平时群里调侃什么专利流氓,真吵起来,汽车圈子比手机还管用。师傅罗一边拆极氪车的总线,一边嘟囔:“这些专利啊,贵得很,人人都得掏钱,好车谁都想进欧洲,噶钱噶到整车上都不认人。” 他说实际上一台通信模块也就五六千块,诺基亚非得按整车收专利——这意思,轮胎都成了专利一部分。
有些冷门配置其实跟通信模块八竿子打不着,比如我去年试了一把Smart电动车,导航系统还在卡,车内4G根本不稳定,听说最新批次加入了eSIM,买主甚至都不会用,后来师傅跟我提,这种配置其实在欧洲路况下容易掉线,但专利费照收不误。群里之前还有人传,法国那头流量贵死人,吉利最新一批车主集体吐槽天气预报卡顿,诺基亚还嫌不收够钱。
车友群里有人自测了,极氪那套车机其实可以不用蜂窝,靠蓝牙和WiFi就能撑一天,但在德国卖车必须装SIM模块,否则过不了路权啥的,真是给专利“绑票”。小杨去年去德国考察过,说路特斯那款有个冷门功能——智能胎压,传感器号称全球独一份,但专利打包进去,哪怕根本不吃流量也计价。这种行业八卦,师傅们都习惯了,“能卖钱的都给算上,服了服了。”
顺便插一句,前几年戴姆勒跟福特都跟专利池扯皮过,去年六个国家的车协一起上书,说这收费太离谱,诺基亚手里握一大把专利,哪怕没人知道实际有啥用,也能把新车出厂价格抬一截。听说比亚迪和长安也让干了,最近一份行业杂志说2025全球汽车专利官司能涨个47%——师傅说,这没跑,谁家设计里带点联网和定位功能,避不开。
有段插曲,小叔在维修厂偷听那边说,比亚迪唐有个新款车联网模块,为了绕开部分专利,专门上了国产芯片方案。他们店里技术员调侃:“专利这东西,钻死角,欧洲人还得再收一次。”这在技术圈子里已是公开的秘密——不少国产车开发过程中,尽量用自家方案,就是怕碰着“老外要价没底”。
说来这场官司不光是围着吉利打转。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规定也越来越细了,不少老伙计觉得应该有自家的一套,不能全拿外人的说法。有业内传言,今年主管部门可能要出手,拿反垄断法管一管这些“专利钳制”。有师傅私下讲:“这要管好了,今后修车都省心,费用也能降点。”
沃尔沃、路特斯这些被吉利并进来的西方老品牌,在专利归属上也挺复杂,合规流程一堆,去年销售说他们技术转让最怕就是被牵扯进这种斗争——尤其是嵌入了新智能系统的那几款,欧洲人审核起来能拖两三个月,连售后配件都得查专利号。用车时就遇到过,坐标巴黎郊区,那车机械没事,偏偏车载系统升级过不了关,后续修理还比国内多花了两百欧。
车主李姐之前到意大利开极氪,一路上导航突然黑屏,打服务电话那边说“通信升级卡住了,得等官方授权”,耽误了半天工。到最后,修理师傅也没能搞定,说“专利费还没交齐,这边功能都给锁住了”,让人哭笑不得。
这类事没个完结。一回家刚买的新车,朋友圈就嘀咕下一批是不是能顺利卖到欧洲,邻居拍着肩膀开玩笑,“要是实在弄不通,以后你车都得转二手市场出口到非洲去。”谁知道再过几年,专利问题是不是还得继续咬着中国品牌不放。
信源杂乱:销售口头、师傅维修间闲扯、小区群主暗线、去年杂志社朋友随口、技师小杨德国考察、邻居李姐欧洲路试、车友圈自测、多地路况吐槽……这些碎事拼起来,想说的也就这么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