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新车「昆仑」已经推进到研发的最后阶段了。
10 月 11 日下昼,雷军在微博发了一条动态:’小米汽车在新疆塔县进行高原测试,咱们到达了喀拉库勒湖,这地方海拔超过3600米。’ 还补充说:‘实际测试地点在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超4000米,有20多位工程师在这里,主要测小米YU7的高原续航、充电表现以及防晒能力。’
不仅雷军亲自到场,小米汽车的高级顾问胡峥楠、集团副总裁张剑慧,以及汽车产品部的总经理于锴等几位高层专家也都来到测试现场,悉心探查。
测试团队的合影照
有人拍到的车队镜头显示,除了 YU7 之外,还能看到几辆裹着厚厚伪装的小米全尺寸 SUV 试车车,最后一辆编号是「041」。
高管们一起参与高原试车,说明这款新车已经进入工程样车或预量产阶段。此刻,车辆的定位、技术方案和性能目标大致确定,研发重点转向可靠性测试、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和整车调校等关键验证工作。
虽然以前在网上曝光过各种各样的「昆仑」测试车参数和谍照,不过目前能确认的信息其实不多,可能唯一确凿的,就是小米「昆仑」会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车身长度大概会超过5.2米,是一辆全尺寸的SUV。
有人觉得,小米「昆仑」可能会像理想L9或问界M9那样,是一款偏向家用的SUV,强调稳重大气、宽敞空间和舒适体验。不过,这样的定位似乎和小米本身的品牌形象不太搭。
毕竟,小米汽车一直把“为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你,打造一款与众不同的车”放在心头。再看看刚在社交平台曝光的测试车谍照,似乎也能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线索——
编号为「066」的测试车车顶有个明显的隆起,从轮廓看,挺像比亚迪灵鸢无人机系统的停机坪,也有可能是可升降的顶盖或者露营舱的装置。
或许可以看出,小米「昆仑」不只是局限于“家用大车”的传统定位,这辆车依然在满足家庭需求的基础上,加入了年轻化的元素,同时展现出性能和探索的志向。
说到小米汽车的发展路子和那股特别的气质,不禁让我联想到六十年前另一家造车大佬——福特。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济慢慢回暖,文化也变得丰富多彩。摇滚乐、反战运动还有嬉皮士潮流,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让他们渴望自由,追求在公路上驰骋,对未知的远方充满了向往。
福特敏锐地抓住了这股文化浪潮,1964年推出了第一代Mustang(野马),一款专为年轻人设计的个性化跑车。
这款起价只有2368美元的跑车,竟然能让你随心所欲地定制,配备了17种车身颜色、30种内饰搭配,还有从101马力的1.7升直列四缸到271马力的4.7升V8,共8种动力选择,外加敞篷、快背和硬顶三种车身样式。
1964年4月17日推出的第一代福特野马
野马在1965年,销量已经突破了60万辆,占福特总销量的20%,两年之内就冲破了百万大关,稳坐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首发车型之一的宝座。
1966年,福特又推出了Bronco(烈马),为了满足大家“离开城市、亲近大自然”的心愿。
Bronco可不是那种标准的豪华越野车,方方正正的造型、短短的轴距设计、四驱系统,让它在沙漠、泥地甚至雪原上都能顺顺利利地驰骋。在个性化配置方面,第一代Bronco配备了前排斗士座椅、转速表、牵引杆、辅助油箱、绞盘之类的装备。而在改装配件上,也有露营设备,还有轮胎、底盘等一系列高性能的套件供选择。
第一代福特Bronco,造型方正,轴距短,四驱系统强悍,无论沙漠、泥泞还是雪地,都能挺过来。它的个性化配置挺丰富,比如前排斗士座椅、转速表、牵引杆、辅助油箱和绞盘,还能装上露营设备、轮胎和底盘升级件,适合喜欢越野改装的车迷们。
因为定位很准确,第一代福特Bronco 在上市的第一年就卖出了23776辆,直到半个世纪后,Bronco依旧是福特品牌中最有文化特色、最有影响力的车型之一。
野马和烈马的火爆,靠的是它们准确把握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豪放、自由、喜欢冒险、从不按规矩办事。
跟小米汽车一比较,不免觉得有点“那会儿那处,正是如今这会儿”的意思。
甚至在福特那款中大型 SUV Expedition(探险者)上,我似乎隐约看出了小米「昆仑」未来的影子。
现在的 Expedition 购买者多是年轻的千禧一代,喜欢带着家人出行。正处在探索生活方式的阶段,他们偏向于冒险,更倾向于牵引车辆,远离平凡的道路。
福特 Expedition 现在受到许多年轻家庭的追捧,大家倾向于带着亲友一起出门玩。处在追求生活多彩、多样的阶段,他们喜欢搞点新花样,更偏爱用牵引车辆去探索未知的路途。
小米「昆仑」的打算可不止是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它还希望在打造一辆全尺寸SUV的同时,依旧能传递那份浪漫的探索欲望。
关于小米全尺寸「SUV」昆仑的配置,我们凭一些个人揣测,觉得它可能会像福特探险者、坦克 500这类车型那样,配置上会有一些亮点。
关于福特Expedition这一车型,我们觉得它在配置方面应该会与一些同级别的SUV相似,比如有丰富的安全辅助系统、宽敞的乘坐空间,以及不错的娱乐配置。
其实,大家对小米新车的期待方向挺多样的,有不少人希望它能走个性化、适合户外的路线,能应对各种越野场景;也有人更偏向于实用家用,期待它在空间、舒适度和日常用车方面表现出色。
封面图是由微博@拉面师傅 Desigan 利用 AIGC 技术设计制作的。
如果想知道最新的资讯,别忘了关注爱范儿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爱范儿”,微信号是ifanr,第一时间带给你更多精彩内容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