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缩短至60天,车企用商票结算?上汽、北汽:不用承兑汇票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汽车行业的一个大动作?干了这么多年供应商,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车企主动讲账期,好像行业突然醒了一样!”这是一位华南零部件供应商员工最近发出的感慨。就在上个月,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了一个特别通道——“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明确提出受理车企未践行60天付款承诺等问题。几乎同一时间,包括一汽、东风、广汽、比亚迪、蔚来、小米等在内的17家主流车企集体发声,郑重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更引人注目的是,上汽和北汽还额外宣布: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这场看似突然的集体行动,背后是行业生态的一次深度重构。

一、账期缩短:从半年到60天的行业变革

如果你关注过汽车供应链,就知道“账期长”一直是中小供应商的痛点。根据统计,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82天,是国际车企的2.3倍——这意味着供应商交付产品后平均要等半年才能拿到货款。更严峻的是,部分新势力车企的账期甚至拉长到240天以上,一些次级供应商的实际等待期可能接近一年。这种“主机厂拖Tier1、Tier1拖Tier2”的链式传导,让资金实力弱的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现金流紧绷状态。

这一轮转变的核心驱动力,是国务院6月1日正式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该条例白纸黑字规定:大型企业采购货物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付款,且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期限。政策落地不到两周,头部车企纷纷响应,其中北汽和上汽率先承诺“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这个细节,恰恰戳中了行业结算环节的隐性痛点。

二、商票真相:被误解的支付工具

当看到车企承诺“取消商票”时,你可能会认为商票是行业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但数据揭示了一个反常识的事实:车企使用商票的实际比例极低,仅占应付账款的0.8%左右。以2024年末数据为例,10家主要车企应付票据和账款合计10572亿元,其中真正的商业承兑汇票仅84亿元,占比不足1%。具体来看:

账期缩短至60天,车企用商票结算?上汽、北汽:不用承兑汇票-有驾

-上汽集团:785亿元应付票据中,银票766亿元(占比98%),商票仅19亿元

-北汽蓝谷:应付票据中银票占比达99.61%

为什么会有“滥用商票”的误解?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源于两方面:一是恒大商票违约事件的负面影响让公众形成刻板印象;二是当前车企普遍使用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规模达千亿级)常被误认为商票。实际上,对供应商而言,真正的风险并非来自占比微小的商票,而是账期起点模糊化的行业潜规则——“从交货日算”还是“验收日算”?“入库结算”还是“下线结算”?不同计算方式可能导致实际回款时间相差数月。

三、蝴蝶效应:60天承诺如何重塑行业生态

这场账期压缩行动的价值,远不止于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推动汽车产业从“成本内卷”转向“价值共创”。让我们看看它正在触发的连锁反应:

账期缩短至60天,车企用商票结算?上汽、北汽:不用承兑汇票-有驾

> 对供应商:账期从182天缩短至60天,意味着资金周转效率提升2倍。浙江方正电机董事长牛铭奎对此评价:“这肯定是好事!希望实实在在落地”。尤其对中小厂商,更快的回款能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因现金流断裂被迫接受主机厂压价。

> 对车企:表面看是现金流压力增加(一个百万辆级车企需提前备上百亿资金),实则倒逼管理升级。如一汽已开始优化内部流程:采购与财务协同精简审批、运用数字化平台监控全流程节点,确保按期支付。这也将促使车企更科学地规划资金使用,减少对供应商资金的依赖。

> 对行业生态:当北汽、上汽带头放弃商票,更多车企跟进透明结算,整条供应链的互信基础正在重建。岚图汽车CEO卢放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同舟共济”。这种协作理念,可能比账期缩短本身影响更深远。

四、未来已来:供应链金融的“脱核”转型

账期规范化的同时,一场更深刻的变革正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展开。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新规,推动供应链金融从“核心企业信用依赖”转向“数据信用驱动”。这意味着未来银行将更关注交易数据本身而非车企信用背书——例如微众银行与中企云链合作的“云数”业务,通过整合订单、应收账款数据,已实现为湖南基建供应商T+0放款。

账期缩短至60天,车企用商票结算?上汽、北汽:不用承兑汇票-有驾

区域性银行也展现出独特优势。日照银行在建筑行业试水的“橙链通”产品,正是基于对本地产业链的深度理解,累计为134家供应商提供超15亿元融资。这种脱离核心企业担保的融资模式,让中小供应商获得更公平的融资机会。

五、写在最后:共赢时代的序幕

回头看上汽、北汽那句“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的承诺,其意义不仅在于减轻2.7%的贴息成本(商票贴息率通常达5-8%),更标志着车企开始重新审视与供应商的关系——从资金占用转向合作共赢。

当然,转型过程仍需克服挑战。正如某供应商坦言:“希望政策落实时不打擦边球”,而工信部已明确将指导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生态。当账期透明化、支付规范化成为行业标配,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从价格战的泥潭中跃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场始于60天账期的变革,或许正是重构产业价值链条的转折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