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我看到个新闻,说工信部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能到103万,尤其是维修这块,缺口高达80%。
我看完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这是图穷匕见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过去几年,所有车企都在干一件事,就是疯狂修仙,一个个都想原地飞升。什么800V高压平台,什么激光雷达,什么智能座舱,什么大模型上车,名词一个比一个玄乎,发布会一个比一个像传销大会。大家都在拼命画饼,告诉你我的车能上天入地,能自动驾驶,能变成你的贴心小棉袄。
场面搞得很大,PPT做得飞起,一个个都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浑身都是电,就问你怕不怕?
但他们好像集体忘了一件最基础、最重要、也最土的事情。
这玩意儿,它会坏的啊。
这就好比一群修仙门派,天天研究怎么结丹,怎么化神,怎么渡劫飞升,结果没有一个人去学怎么炼丹疗伤。大家在台上打得你死我活,法宝乱飞,结果一个雷劈下来,自己走火入魔了,扭头一看,整个门派连个会包扎的都没有。只能躺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自己流血流死,嘴里还念叨着“我的元神,我的大道”。
这不就是当下车圈的真实写照么?
车企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造神”上,把用户也忽悠瘸了,以为买了个哪吒的风火轮。结果一下雨,风火轮漏电了,你总得找人修吧?你去找4S店,4S店的小哥两手一摊,说:“哥,这玩意儿我们也没见过,要不…咱换个新的?”
一个电车,最核心的是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这玩意儿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完全是两个世界的物种。以前的老师傅,听一声发动机就能知道是哪个缸缺火了,现在你让他去听电池?他只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那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几百伏的高压,一根线搭错了,人直接就重开了,连孟婆汤都省了。
所以你看,这个百万级的耗材缺口,是怎么来的?就是被这帮只管生不管养的车企,硬生生给逼出来的。他们就像互联网大厂,疯狂招程序员996去开发新APP,至于APP出了BUG谁来维护,那是后来的事。只要我跑得够快,BUG就追不上我。
现在,报应来了。第一批电动爹,开始进入集中报废和维修期了。那些曾经被吹上天的“智能猛兽”,现在成了烫手山芋。而那些职业技术学校,突然就开窍了,悟了。他们发现,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事儿的感知尤其深刻。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从修BP机到修大哥大,从修诺基亚到修苹果的全过程。我们深知一个道理:科技越是花里胡哨,背后干脏活累活的人就越值钱。因为高科技的本质,就是把一大堆复杂到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东西,打包成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压缩毛巾”,你一用就爽,一坏就懵。
而维修师傅,就是那个唯一懂怎么把这块“压缩毛巾”拆开,找到里面那根断了的线,再给你缝回去的人。
所以,广州万通这种学校搞新能源专业,这操作简直是典中典。他们就差把“风口上的猪”这五个字写在招生简章上了。他们告诉你,来我这,学修特斯拉,学修比亚迪。这背后翻译一下就是:孩子们,别去卷那些虚头巴脑的互联网了,来学一门给钢铁侠换心脏的手艺。
你看他们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真车实操。这话说得太对了。修电车这事儿,你看一百遍视频,都不如亲自拔一次高压线接头来得刺激。那种感觉,就像是拆弹部队的专家在剪线,剪红的还是剪蓝的?剪错了,下半辈子就在轮椅上唱《菊花台》。
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为什么螺蛳粉的店越开越多,但味道却越来越统一了。好像跟这个也有点关系。
他们说就业方向是维保技师、充电系统技师、售后总监、店长。讲真,这确实是未来,是普通人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版本红利。在所有人都冲向金矿的时候,你去卖水、卖牛仔裤、卖铁锹,你才是那个最稳的赢家。当所有车企都在掀桌子,搞价格战,把自己往死里卷的时候,你只需要在旁边开个小卖部,卖点创可贴和云南白药,就能活得非常滋润。
这谁顶得住啊!
但问题又来了,学出来,真的能成大师傅吗?还是只是个换件机器人?现在很多维修的逻辑都变了,坏了?别修了,直接换总成。这就像你手机屏幕碎了,官方售后永远不会给你换外屏,只会让你花几千块换整个屏幕模组。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招生贩子,但讲真,我说的这个逻辑,比那些招生简章要硬核一万倍。
对于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不知道干啥,又不想进厂拧螺丝,学这个,确实是一条路。它可能不酷,不性感,甚至有点危险。但它就像是游戏里的“金钟罩铁布衫”,不能让你飞天遁地,但能保证你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被秒杀。
所以,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什么星辰大海,什么改变世界。先学个能给电动爹换保险丝的手艺,起码饿不死。因为在牌桌被掀翻的时候,只有活着的蟑螂,才有资格嘲笑同归于尽的恐龙。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