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几款硬派SUV刷屏了,搞得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武林大会。以前咱们说越野,脑子里就是“糙汉子”三个字,一身肌肉,油门一踩,泥地里打滚都不带怕的。可现在呢?这些“硬汉”一个个穿起了西装,戴上了智能手表,连车顶都装上了激光雷达,说是去越野,结果半路掏出平板看导航,这画风是不是有点不对?
但你别说,这股风还真挡不住。坦克400 Hi4-T刚露脸,一身紫漆直接“上头”,谁见过越野车玩紫色?这颜色一出,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这是要走时尚路线还是真打算进山?不过别被颜色带偏了节奏,重点是它顶配上了Hi4-Z系统,纯电续航能干到100公里以上,城市里通勤基本可以当电车用,油耗直接“跌冒烟了”。车身也加长了几十毫米,后排终于不是给小孩准备的了。可问题是,这混动系统说白了还是2.0T打底,动力够用,但你要真拿它去攀岩级越野,心里多少得有点数。紫不紫的先不说,关键是这“智能硬派”的标签,到底能不能让老炮儿买账?
再看捷途G700,这次真是“支棱起来”了。预售价直接飙到35万+,这不是明摆着要跟坦克500、方程豹豹5掰手腕吗?五米多的车长,方盒子造型,前后差速锁全系标配,底盘也是非承载式,硬派该有的它一个没少。可它偏偏还要塞个高阶智驾系统,说什么乾崑智驾,城区NCA都能用。我就纳闷了,你开着G700在戈壁滩冲坡,系统突然提示“前方拥堵,已启动自动跟车”,这画面是不是有点魔幻?智能是真香,但越野的本质是人掌控车,而不是车替你做决定。你说它是“车界网红”吧,配置确实顶呱呱;说它是“神车”吧,又怕是花架子,经不起真刀真枪的折腾。
最让我意外的还得是红旗那台神秘越野车,成都车展一亮相,全黑涂装,大嘴格栅配上粗壮防撞杠,车顶架、拖车钩、探照灯一个不少,活脱脱一个“黑武士”。名字还没定,传什么“纵横”“征服”的,听着就带劲。四电机+非承载式车身,每个轮子都能独立驱动,这操控精度理论上是顶配了。问题是,四电机意味着成本高、结构复杂,日常用会不会“娇气”?而且红旗以前主打的是行政豪华,突然杀进硬派越野圈,品牌调性能不能撑住这股野性?你说它是“装逼利器”吧,确实走路能让人摇头晃脑;说它是“驾驶玩具”吧,又怕太贵不敢撒开了玩。
还有那个美式硬汉——福特烈马,也要推新能源版了。纯电和增程双版本,1.5T增程器配双电机,轴距快到三米,看着挺唬人。可官方到现在都没公布具体续航和越野参数,光靠情怀和造型,能撑多久?以前烈马是“油老虎”,现在转新能源,是不是能治好这毛病?但你要知道,越野车最怕的不是费油,而是趴窝。电池在极端低温下掉电快,增程器在高海拔地区动力衰减,这些可都不是PPT能解决的。
回头看看,这些新车都在玩一个套路:把“智能”和“硬派”强行组CP。车顶堆雷达,座舱拼大屏,辅助驾驶恨不得能自动攀岩。可问题是,真正的越野场景,哪有那么多信号和标线给你识别?泥地、沙地、碎石路,L2级辅助驾驶基本等于摆设。你花几万块买的高阶智驾,可能还不如一个经验老道的司机踩油门来得靠谱。
那是不是说老款就香了?也不见得。像老款的坦克300,虽然机械素质过硬,可车机卡顿、智能化落后,城里开久了真有点“劝退”。空调出风口设计反人类,中控屏反应慢半拍,这些小毛病积攒起来,足够让年轻人“气得蹦起来”。
所以现在这局面就很微妙了。传统硬派SUV在智能化上补课,新势力则用科技包装越野属性。你想要纯爷们儿的机械感,还是想要城里开得舒服、郊外也能撒野的“全能选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配置对比,而是两种用车理念的碰撞。
说到底,未来的硬派SUV,可能真得在荒地和马路之间“两边站岗”。你要翻山越岭,它得有差速锁、低速四驱、非承载车身;你要城市通勤,它还得省油、安静、智能、大屏能刷剧。这年头,车也得“全能型选手”才吃得开。
可问题是,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车,真的存在吗?还是说,最后又是一场“打脸”行情——宣传时天花乱坠,落地后问题一堆?
这样的硬派SUV,你爱了吗?
如果是你,你会选老款的实诚,还是新款的花活儿?
面对坦克、捷途、福特烈马和红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