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

贷款近40万买奔驰E300L,结果提回家却是奔驰A200L,还得按原价还贷款。这听上去像极了上个世纪的“货不对板”,而故事的主角杨先生,却真切地经历了这一切。让我们来复盘一下,看看一辆车,是如何完成“变身术”的。

事情的开头与当下消费模式高度契合——网络平台推广、零元提车噱头,通过朋友推荐,杨先生进入了辽宁大连某汽车网络平台。按理说,这事儿本不稀奇,谁还没被“低首付”“新金融”轮番洗过脑?然而,这次杨先生却有些“天真”,将妻子肖女士推到台前,顺利与辽宁耀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完成对接,最后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沈阳分行办理了33.3万元的汽车消费贷款,合同明明白白地写着:本钱都砸在了奔驰E300L身上。如此一来,杨先生本该开上崭新的豪车,喜提人生高光时刻。

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有驾

现实却来了个“深度魔改”。贷款33.3万,当天银行钱到账抵押人账户,1秒钟后,又被辽宁耀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提溜走。不到半个月,杨先生千辛万苦等来了一辆通过物流托运送到的奔驰——但不是E300L,是价格仅为16万元左右的A200L。发票、合格证摆在眼前,产地标明北京,销货单位换成北京鹏龙海依捷,价税合计18.7万元。豪车瞬间缩水,贷款金额却未跟着缩水。E300L与A200L的区别,绝不是挂了个标就解决的,性能配置、驾驶体验乃至身份感,悄然蒸发了将近20余万。杨先生不是第一次买车的人,瞬时傻眼:这不是赤裸裸的换壳欺诈吗?

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有驾

从合同到实际交车,天壤之别。杨先生自然不干,开启维权旅程。可惜事发时正值新冠疫情,正月临近,沟通渠道变得比豪车还稀有。杨先生咬牙自掏运费,将车托运回指定地点,并和平台约定由其和经销商继续还贷。然而,世事如棋,网络平台和汽车经销商还了几个月贷款就撒手不管,银行立刻把矛头对准了肖女士,按照协议从她账户扣款。连带着更气人的,车一直没法过户,名义上你还以为握着百万豪车,其实只剩一纸合同和一堆贷款账单。

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有驾
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有驾

事情走到这一步,银行坐不住了,起诉肖女士还款。然而,沈阳市沈河区法院一看案卷,发现里头猫腻太大:经济纠纷只是浮在水面,底下可能藏着涉嫌经济犯罪的黑洞。法院干脆一锤定音,驳回银行起诉,把材料移送公安,转为涉嫌犯罪案件处理。

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有驾

眼下,沈阳仲裁委员会已正式受理肖女士与辽宁耀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专家怎么看?荆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和维权律师团很干脆:首先,汽车销售方处于强势地位,用33.3万元高价收取购车款,只提供16万元上下的低配车,而且发票金额明显低于实际贷款,涉嫌一车两卖、明码加暗箱。其次,车型严重不符,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涉嫌欺诈,理应受到法律追责。

更加讽刺的是,这一切到头来,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衣”。商家凭着信息不对称和流程漏洞,把明码标价的E300L换成A200L,而众多参与方——网络平台、银行、经销商——环环相扣,把消费者晾在中间。最后,警方介入,市场监管部门也将耀驰拉入经营异常名单,才多少算露出马脚。

有人问,为什么这种明显的骗局仍能发生?其实,套路和花样一直在进化,监管和维权,往往正在写教科书时,对方已经换了题库。普通人买车本就复杂,遇到“金融服务费”“低配高卖”“信息闭塞”,一不小心便陷入无底洞。关键时刻,法律成为唯一救命索。

故事最后的结局尚未揭晓,但留给所有人的启示再明确不过:消费贷款不是提款机,合同条款不是儿戏。端起放大镜看世界,别让所谓的“零元提车”“豪车低价”遮了双眼。毕竟,这年头开奔驰的也不见得比步行的更稳当。

贷款买奔驰E300L,实际到手A200L,商家被法院移送公安-有驾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