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最近新能源圈里“固态电池”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 好像谁家要是不跟固态电池沾点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搞电动车。 结果呢,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宣传时吹得天花乱坠,真到交车时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这事儿终于引起官方注意了。 最近有消息说,相关部门正准备出台新文件,要把“半固态电池”这个名字彻底定死为“固液电池”。 说白了,就是不让某些车企再玩文字游戏,拿着半固态电池来冒充固态电池忽悠咱们消费者。
说起来啊,真正的固态电池确实值得期待。 它就像是电动车界的“圣杯”,能让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还几乎不会自燃。 但问题是,这东西离真正量产还远着呢。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固态电池”,基本上都是介于普通液态电池和全固态之间的过渡产品。
咱们来看看这几年的几个典型案例。
2021年蔚来发布150kWh电池包时,李斌直接喊出了“量产固态电池”六个字,震惊了整个行业。 结果没几天就被业内专家打脸,后来李斌也不得不改口说是“半固态电池”。 想想看,要是当时真有车企突破了全固态电池技术,那不得像苹果发明智能手机一样轰动全球?
再说说上汽,去年宣布固态电池将在自家新品上量产应用。 可你猜怎么着? 那所谓的固态电池其实还是半固态的,而且到现在都没能真正装车量产。 这不就是典型的“期货”营销吗?
名爵就更会玩了,把MG4宣传成“全球首台搭载半固态电池量产车”,吸引了不少关注,上市一个月就交付了1万台。 可实际上,搭载半固态电池的版本到现在都没见着影子。 车友们,这不就是明摆着用未来的技术来卖现在的车吗?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岚图追光,明明已经量产了半固态电池,却几乎不怎么宣传。 后来大家才明白,那块电池的整包能量密度只有170Wh/kg,和它自家的液态电池一模一样,续航也就580公里。 这样的“固态电池”,除了名字好听外,实际表现还真不如一些优秀的液态电池。
说实话,车企想给自家产品找卖点的心情咱们能理解,谁不想自己的车卖得好呢? 但这种把半固态说成固态、把期货说成现货的做法,确实有点不厚道。 毕竟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根本分不清这些专业术语之间的区别,很容易就被误导了。
想想看,你要是冲着“固态电池”这个名头去买车,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更让人担心的是,万一这些半固态电池以后出了什么问题,比如自燃了,会不会让一些消费者对整个电动车行业都失去信心?
所以啊,官方这次出手,把“半固态电池”改名为“固液电池”,真的是件大好事。 至少以后车企再宣传时,咱们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区别,不会再被那些高大上的名词唬住了。
其实啊,电池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就像燃油车也是经过一百多年才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 咱们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是车企踏踏实实做技术,有几分本事说几分话,而不是整天搞这些华而不实的营销噱头。
车友们,你们觉得这次官方的改名规定能管住车企的营销套路吗? 在选电动车时,你们会更看重企业的宣传还是实际的技术参数? 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