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钟1万台大定背后,岚图泰山的800V超混和4颗激光雷达到底藏了什么门道?老司机拆解给你看
深圳梧桐山隧道,隧道灯突然熄灭,眼前瞬间漆黑一片。坐在副驾的朋友下意识抓紧扶手,我却稳稳握着方向盘——车速没变,轨迹没偏,仪表盘上那个“ADS”标识依然亮着。三秒后驶出隧道,阳光刺眼,我瞥了眼后视镜,后面那台纯视觉方案的车正打着双闪靠边。这趟试驾,让我对岚图泰山的四激光雷达方案有了全新认识。
玩车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厂商吹配置、堆参数,真正能让人服气的不多。泰山这套华为乾崑ADS 4.0,34个传感器铺成360度感知网,300米外的障碍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光有硬件不够,软件算法才是灵魂。在武汉复杂立交桥上跑了几圈,变道成功率比我这个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还高,换道的时机、角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最让我意外的是交警手势识别。高速出口遇上临检,交警一个停车手势,车子自己就减速靠边了。试了几种非标准动作,系统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这玩意在城区拥堵路段或许能派上大用场,毕竟不是每个路口都有红绿灯。
聊聊动力系统。800V高压平台加5C超快充,官方说12分钟能从20%充到80%。我特意找了个华为超充桩实测,掐着表看——确实,十来分钟补了两百多公里续航。换算下来每分钟差不多能跑19公里,比加油还快。对于跑长途的朋友来说,这效率基本解决了里程焦虑。
混动系统的聪明劲儿体现在细节上。走山路时,下坡路段能量回收明显加强,我没动任何按钮,系统自己判断的。馈电状态下油耗控制在7升以内,对于一台两吨多的全尺寸SUV来说,这成绩相当体面。
底盘是另一个惊喜。三腔空气悬架过减速带时那种从容,以前只在百万级别的德系车上体验过。工程师说他们专门针对国内路况做了优化,对井盖、路面接缝这种小颠簸过滤得特别彻底。EDC魔毯功能更绝,前置摄像头扫描路面,提前一百多米就开始调整悬架阻尼。系统还能记住你常走的路线,比如小区地库那个刮底盘的斜坡,跑几次之后它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后轮转向技术把转弯半径压到了5.4米,这是什么概念?一台五米二的大家伙,掉头半径跟紧凑级轿车差不多。地库停车、老城区窄巷子,再也不用来回倒腾三五把。
坐进座舱,鸿蒙5.0的语音系统让我想起了老管家。说句“有点闷”,空调温度自动降低,座椅通风同时开启。说“想看星星”,天窗遮阳帘缓缓打开。更厉害的是复杂指令:“导航到能充电的商场,要人少点的,顺路加个油。”系统愣了两秒,规划出一条路线——途经加油站,终点是带超充桩的购物中心,还贴心地避开了热门商圈。
二排座椅是商务人士的福音。18向电调、通风加热按摩一应俱全,一键“会议模式”让座椅自动挺直,空调切静音,遮阳帘半闭。三排座位也不是凑数的,坐垫长度五百毫米,一米七五的成年人坐进去头顶还有余量。
说到安全,泰山用了2200兆帕热成形钢做门环,这是目前行业能找到的顶级强度。碰撞测试里以105公里时速前后夹击,乘员舱完整,车门正常开启。电池系统16重物理防护,针刺测试不起火不爆炸,热失控电芯三秒内就能被隔离。开过不少新能源车,电池安全这块确实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泰山这套方案算是让人放心不少。
静音工程也值得一提。双C主动降噪系统针对低频路噪效果明显,120时速下跟副驾聊天完全不用扯着嗓子。全车隔音玻璃厚度达到五毫米,气密性控制在0.3平方米每小时——行业平均水平是1.5。
从产品策略看,岚图这步棋走得聪明。追光L、梦想家、泰山,轿车、MPV、SUV三条旗舰线全部到位,在自主品牌里算是头一份。21分钟大定破万的成绩说明一件事:消费者对国产高端车的接受度,或许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四十万往上的价格带,曾经是BBA的自留地,现在门槛正在被一点点撬动。
车是好车,但也不是没有槽点。后排中央地台虽然做平了,长途坐中间位置舒适性还是差点意思。车机响应速度偶尔会有零点几秒的迟滞,对于追求极致的用户来说不够完美。这些细节打磨的空间,或许会在后续OTA中逐步解决。
离开试驾场地时,我特意在后视镜里多看了几眼。这台“泰山”背着五岳之首的名字,倒也撑得住这份底气。中国品牌高端化走到今天,终于不用再靠情怀加分了。产品力摆在那儿,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