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我,说奥迪A6L能不能干到25万。
讲真,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大家的心态已经开始有点不对劲了。这不是在讨论市场规律,这是在许愿,在等一场大型的荒诞行为艺术。你期待的不是奥迪降价,而是看奥迪表演一个原地飞升或者当场去世。
首先得明白一个残酷的现实,任何商品,尤其汽车这种大宗工业品,它有个兜底价,一条最后的底裤。这条底裤是啥?就是那个听起来很魔幻的词:二手车出口。
你以为车企都是傻子,在国内卷不过就要跳楼大甩卖?不,他们早就给自己修好了一条任意门。很多新车,如果国内的价格真的崩到连妈都不认识了,经销商不装了,摊牌了,直接给你上个牌照,摇身一变,就成了“0公里二手车”,打包卖到国外那些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但对德系品牌有玄学信仰的地方去。这边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那边直接润了,车子像是压缩毛巾,扔到海外市场一泡,价格又饱满了。所以,你指望的价格雪崩,在碰到这条“出口结界”的时候,就会被挡住。人家宁可卖给外国人,也不可能在国内把自己的价格体系给活活玩死。
坏了菜了,有人说,那万一出口也卷起来了呢?
诶,问到点子上了。这就要说到第二个,也是更核心的问题:如果A6L真的裸车25万,你猜会发生什么?
这不是降价,这是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表演一个集体自爆,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通上电,对自己进行终极治疗。是是是,A6L是便宜了,但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的背后是整个大众集团的价格脊梁骨。你一锤子把A6L的腰给干断了,整个体系就当场瘫痪。
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奥迪CEO今天早上起来,突然被道诡异仙里的角色附体,大喊一声“加大加大加大”,然后真把A6L干到了25万。
那奥迪A4L怎么办?它跟A6L常年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差价,大概10万左右。现在大哥自爆了,小弟是不是得意思一下?15万的裸车A4L,你敢想吗?宝马3系和奔驰C级看了,当场就得从ICU里拔管坐起来,不是吓的,是笑的。
再往下推。A4L卖15万,那挂着大众标的亲兄弟迈腾和帕萨特怎么办?它们不得卖个十一二万?讲真,这价格,你让那些买新势力20万电动爹的人怎么活?人家那边又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又是智能驾驶画大饼,你这边一个油车凭啥卖得比人家还便宜?这是对燃油车最后的尊严进行无情践踏。
还没完。迈腾都十一二万了,速腾朗逸是不是就得五六万拿下?(讲真,我最近看我小区里的老头乐都带天窗和空调了,离谱。)再往下,Polo是不是就得三万块钱交个朋友?这不叫价格战,这叫掀桌子,叫抱着煤气罐冲进餐厅,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狠,但现实比这更狠。
整个汽车价格的体系,就这么崩塌了。这不是利好消费者,这是天下大乱。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跟你讲个道理。奥迪这个品牌,尤其是A6L,它最值钱的从来不是那几个铁皮和零件,而是那个标。是那个曾经“官车”的印象,是那个“有头有脸”的玄学光环。你把它干到25万,你毁掉的不是价格,是信仰。你让那些三年前花了四十多万买A6L的老车主怎么想?他们的社交货币瞬间变成了津巴布韦币。他们的信仰崩塌了,心态也跟着爆了。你让那些准备买A4L的人怎么想?感觉自己成了典中典的大冤种。这是釜底抽薪,是把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给亲手扒了,然后光着膀子跟一群拿着刀的新势力说,来,砍我。
这他妈谁受得了啊?
当然,你问我有没有万一?在这个同行都杀疯了,比亚迪已经把刀架在所有合资品牌脖子上的时代,什么魔幻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但如果奥迪真这么干,那就不是降价促销,那是管理层集体去修仙了,而且是选了最难的那条路,渡劫失败,当场成盒。
所以别问A6L会不会到25万,你应该问,在这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当所有人都开始发疯的时候,你作为一个消费者,应该赌谁能活到最后。
答案很简单:以前是比谁更体面,现在是比谁更不要脸。谁先发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