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选一款车代表零跑,那么只能是零跑C11。
作为零跑品牌的第一款SUV产品,4年前,零跑C11首次登场,彼时的发布会主题是《致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你》。4年过去了,7月10日,2025款零跑C11正式上市,并将上市地点又选在了四年前初亮相时的杭州运河文化中心,而这一次的发布会主题,叫《致每一个越来越好的你》。
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同一个发布会地点,不同的发布会主题。在零跑C11攻占市场的四年里,在新旧车型的迭代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好的零跑。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全系累计交付达221664台,稳居造车新势力领先地位,已连续四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榜首。作为品牌中型SUV细分市场销量担当,零跑C11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成为零跑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越来越好的零跑做对了什么?其实就是在持续扭转“不被看好”。
这一次零跑C11的上市发布会上,一向不太善于故事营销的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破天荒地讲了与C11有关的五个故事。将五个故事串起来,其实就是面对存量竞争时代,曾经“不被看好”的零跑所做出的三个关键动作:走暗路、耕瘦田、进窄门。
2019年底,因为首款产品S01开局不利,T03同步开发,叠加新能源投资低潮及疫情,零跑迎来至暗时刻,C11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坚信新能源未来可期的创始人团队守着“没有钱”的零跑,最终决定由朱江明及一致行动人自掏腰包发工资,来留住人才以支撑企业运作。而这个对承诺的践行,一坚持就是3年。
像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之于当时的零跑而言,暗路虽不明朗,却充满了无限可能。
此后的零跑于2020年布局增程;于2015年就确定全球化路线;战略性调整车型上市时间,提前上市更有市场机会的T03;持续优化C11的产品优势;将增程视为拓展市场的抓手,但不依赖增程挽救销量。
如同《平凡的世界》中“耕瘦田”的孙少安,附身耕耘、向上求索的零跑一步步实现了核心技术全域自研,将关键技术的自主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截至目前,零跑已经实现了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并先后推出了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业界率先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业界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全球领先的LEAP全域自研技术架构,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在优化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技术可控、成本可控。
在技术进阶的角度上看零跑,零跑是快的;但是从产品打磨的角度上看零跑,零跑又是慢的。从一开始,零跑就没有想要像网红产品那样,去刻意收获即时的、有流量的掌声,而是计划通过反复优化,去赢得最为忠诚的拥趸。
到了零跑C11上,这种优化细致体现在纸巾盒的吸盘放置方式、雨伞的干湿分离储藏室、蓝牙耳机专用放置孔、隐藏式手机⽀架、手扶箱隐藏暗格等的设计思路中,也细致到了让用户去投票,决定零跑C11在“陶棕和木棕”两种内饰之间的取舍。
始终坚持踏实地做好技术和产品,是这个快节奏的消费时代难得的“延迟满足感”,也是零跑的““进窄门”。当然,“进窄门”的确拉长了市场反馈的时间,零跑C11从月销千台到月销过万,就用掉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但是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加德纳的华丽转身那样,“进窄门”又为零跑换来了更久的企业生命周期,在零跑C11登场后的四年间,改变了零跑以纯电微车T03为主的销量结构,继而完善了后续整个C系列矩阵,让零跑得以在15万元级市场站稳脚跟。
“30年后如果零跑还在,那么C11也会在,要像丰田的卡罗拉一样一直迭代下去,把经典产品打造成品牌的常青树。”这是朱江明在发布会上对零跑C11的期许。
因为在过去的十年,我们看到了零跑将期许变为事实,也就让人更为相信,坚持造车初心的零跑,未来也会将更多关于零跑C11的好故事讲给大家听。
后记:大约在五年前,我曾经无数次质疑零跑。五年后的今天,我开始相信,如果华为和小米能够分别吃下高端和中端市场的话,那么更为大众化的市场中将更多的是零跑的份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