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们儿陈先生,去年提的电车,才开一年,满电续航就从400公里掉到了328公里,足足少了72公里! 去4S店一查,电池健康度跌了18%,光维修电芯就花了2800块。
工程师指着检测报告说:“你这经常高速跑完立马插快充,晚上慢充又习惯性充满到天亮,电池哪受得了? ”他当时就懵了,因为身边这么干的车主,一抓一大把。
电池厂的人说,要是注意点,电池能多撑两年。 现在好了,提前衰减,换电池的钱够交好几年的电费了。
其实像陈先生这样“插枪就走”的车主真不少,觉得充电就是个体力活。 但电池这玩意儿,娇贵得很,你喂饭的方式不对,它真给你“摆烂”。
先说第一个要命的习惯:高速跑完或者夏天暴晒后,电池烫手,直接怼上快充。
这时候电池温度可能飙到48℃以上,你再用大电流猛灌,里面就容易攒下“锂结晶”,这玩意就像水管里的水垢,多了就堵死了,容量可不就往下掉。
正确的做法是,停个15分钟,找个阴凉地儿,等车机显示电池温度降到30℃以下再充。 这一会儿功夫,可能就帮你省下8%的电池衰减。
第二个坏习惯,慢充充一整晚,非要充到100%才踏实。
很多人觉得插上枪就不用管了,第二天早上拔枪满电出发多爽。 但电池不喜欢长时间“撑”着。
特别是充满后,很多充电桩会进入“浮充”状态,持续微电流刺激,电池一直处于高压应力下,搞不好就鼓包。
成都的张女士就这么干了半年,结果电池鼓包把底盘护板都顶坏了,换电池花了三千多。
车机里一般都能设置充电上限,日常通勤真没必要充满,设到90%自动停,对电池友好得多。 每个月偶尔需要校准或者跑长途时,再充满一次就行。
第三个坑,不分春夏秋冬,充电目标永远100%。
电池也怕冷怕热。 冬天温度低于5℃,电池活性低,你充到100%,实际续航可能也掉得厉害,这时候充到90%反而更实在。
夏天高温超过30℃,电池怕热,满电状态更危险,充到80%就能让电池衰减速度慢下来将近三分之一。
得学会看天吃饭,冬天保续航,夏天保健康。
第四个误区,觉得充电桩功率越大越好,看见300kW的超充桩就往上冲。
这不分青红皂白猛灌,小容量电池根本受不了这么大电流,容易“虚不受补”,一次超充的损耗可能抵得上三次普通快充。
选桩有个简单的参考,看看你的电池容量,比如40kWh的电池,选60kW左右的桩就够了;70kWh的电池,配120kW的桩比较合适。 别盲目追求“超充”那个数字。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得留心。
比如车子彻底没电趴窝了,千万别直接上快充,最好先找慢充补个10%左右的电,把电池“唤醒”一下,再换快充。
车子要是长期不开,千万别放空电,也别满电停那儿。 电量保持在50%到60%左右最理想,每隔一两周检查一下电量,及时补电。 亏电停放超过一周,电池可能就“睡死”过去,得花上千块去“激活”。
下雨天充电没那么可怕,正规充电口防水等级都很高。 但也要注意,别在积水太深的地方充,插枪前最好把接口的水擦干。
充电的时候,尽量别在车里开着空调听歌刷剧,这叫“边充边放”,电池负担重,发热也厉害。
充完电别急着马上拔枪,等上五分钟,让电池管理系统做做电芯均衡,这样续航显示会更准,实际也能多跑一点。
家里有桩的,多用慢充,对电池好。 可以每个月安排一两次快充,给电池“激活”一下,保持电芯活性。
冬天充电前,如果条件允许,先预热一下电池,这样充电效率高,对电池也好。
这些习惯看似小事,但日积月累下来,直接关系到你电池是用三年就得换,还是能稳稳用上五年六年。 电池健康,就是钱包健康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