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广州塔的夜风有点凉,吹得人脑壳发涨。
时间是2024年11月底,也就是前几天的事。
若是站在三百米的高空往下看,珠江边这块水泥地上摆着的不是什么艺术装置,而是几台车。
星途ET5,iCAR V27,还有那个长得像盒子的风云T9L,加上深蓝L06。
它们就像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直挺挺地闯进了原本属于豪门名媛的晚宴。
以前在这个位置搞场子的,要么是那些把自己包装成明日飞船的新势力,要么是甚至连实车都没有只有几张PPT的大佬。
那时候一张入场券起码得30万,甚至更贵。
你兜里要是只有15万,别说智驾,连个好点的倒车雷达都得挑三拣四。
可这几天情况变了。
那种甚至让人有点生理性不适的阶级森严感,在这里被撕开了一条口子。
地平线那帮人管这叫HSD量产车快闪,名字听着洋气。
但如果你凑近了看,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暴力革命。
谁能想到,以前在高速上都得小心翼翼把手搭在方向盘上的日子,竟然要被这几台售价仅仅十几二十万的国民车给终结了。
你看着这些车停在那儿,表面平静得很,甚至还有点憨态可掬,可只有懂行的人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份按在传统燃油车和那些伪智能电动车脸上的死亡通知单。
002
把时针往回拨个两三年。
那时候的高阶智驾是个什么玩意儿?
那是那是供在神坛上的金佛。
激光雷达必须顶头上,芯片算力不够一千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价格更是贵得离谱。
买了30万以上的车主,还要被销售顾问PUA,说这是未来的体验。
那时候我们在想什么。
我们这些开着普通合资车,或者刚刚买得起入门电车的人,在早晚高峰的钢铁洪流里用右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疯狂抽搐。
我们在想,那些能在城市里自动转弯、能自己避让行人的功能,大概这辈子都跟咱们没关系了。
这是一种因为穷而产生的技术绝望感。
现在你再看看星途ET5里的那颗芯。
征程6P。
这名字听着像个编号,但这玩意儿算力干到了560 TOPS。
几年前特斯拉那一套才多少算力。
现在好了,地平线直接把核武器级别的算力塞进了买菜车的后备箱。
这就好像是你花了几块钱在路边摊买了个肉夹馍,咬一口发现里面夹的是澳洲顶级和牛。
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是慌张。
你会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出了BUG。
这是一种通过极致的软硬结合压榨出来的性能过剩,它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告诉你,技术平权的时代来得比所有预言家说的都要快。
003
有个场景特有意思。
我在现场看到一个穿着冲锋衣的大哥,围着那个iCAR V27转了好几圈。
这大哥大概是个越野迷。
在他传统的认知里,硬派SUV就是傻大黑粗的代名词。
只要能过烂路就行,至于智能,能连个蓝牙听歌就谢天谢地了。
结果这台方盒子里装的是HSD。
地平线的那套东西不仅仅是能在广州塔这种复杂的城市路况里跑,它甚至宣称能去野外。
在没有车道线、甚至地图上一片空白的地方自己规划路。
你想象一下这个画面,荒郊野外,一台车自己在那判断坑洼、避开碎石,像个老练的领航员。
那大哥摸着车漆的手都有点抖,不知是激动的还是被吓的。
这就是iCAR V27充当的角色,一个差异化的奇兵。
它不仅是把价格打下来了,它是把路给拓宽了。
以前智能驾驶是城里人的玩具,现在这东西要下乡了。
004
这种改变不仅仅是车的事儿。
你得往这背后的深层逻辑里钻一钻。
为什么是地平线。
为什么是这个时候。
那些主机厂的头头们,特别是奇瑞系深蓝系这些腰部力量,其实这几年过得并不舒坦。
上半场的电动化战争里,大家把电池都做烂了,续航谁也别笑话谁,都差不多。
眼看着下半场智能化的发令枪响了,前面华为系像个战神一样站在那,特斯拉在后面虎视眈眈。
自己搞研发吧,那就是个无底洞,扔进去几百亿可能连个水花都听不见。
找那些老牌的国外供应商吧,像Mobileye那样的,反应慢得像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根本跟不上中国这卷生卷死的节奏。
这时候地平线拿出了一套成药。
不仅给你药方(算法),连药材(芯片)都给你配好了。
这就是所谓的软硬结合。
以前是你买了芯片还得自己去请大厨来炒菜,现在人家直接给你端上来一套预制菜,而且味道居然比你自己炒的还好。
HSD系统实际上就是解决了一个最大的痛点,那就是如何让这帮没钱烧智驾研发的车企,一夜之间拥有和带头大哥掰手腕的能力。
005
你得承认,就算技术再牛,把方向盘交给电脑的那一瞬间,人类的屁股是诚实的,那是真不敢坐。
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恐惧。
现场有个叫笃笃星的玩意儿。
不是真的星星,是个公仔。
藏在星途ET5里头。
别笑,这不是什么幼稚的营销。
这是一个巨大的心理缓冲垫。
这小东西通过交互,甚至是一些呆萌的反应,在试图跨越那道恐怖谷。
它在告诉你,控制这台车的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一个像这个公仔一样可以沟通的智慧体。
深蓝L06也是,那双征程6M芯片加激光雷达,99%的窄路通过率。
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要转化成购买欲,靠的就是这种心理按摩。
你想想刚拿本的小年轻,看着前面两边停满了乱七八糟的车,窄得只能容下一辆老头乐的路口。
手心出汗心跳加速。
这时候车跟你说,交给我吧。
然后它真的像个老师傅一样把你顺滑地送过去了。
这种瞬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感,比一万句广告词都管用。
地平线这招攻心计,使得确实高明。
006
风云T9L那边围着的一家老小更多。
这里没什么炫技的成分,全是生存的智慧。
老百姓买个大车图啥,不就是图个安稳。
地平线很聪明地抓住了这一点。
类人化。
这三个字哪怕是用再多的笔墨去形容都不过分。
以往坐那种傻快的智能车,加速减速那是咣咣撞墙,老人孩子能在后排吐你一车。
因为机器是没有同理心的,它只管计算最优解。
但HSD在风云T9L上的表现,开始有了人的温度。
它会博弈,知道什么时候该稍微让一下加塞的莽撞人,知道刹车要缓一点给后排留点面子。
这种对人性的关照,才是一项技术真正成熟的标志。
当这些车摆在广州塔下,它们其实在演一出大戏。
主角不是那四台车,而是那颗看不见的心脏。
这就像是智能驾驶界的凡尔登战役,之前都是小打小闹,现在双方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而15万这个价位,就是那片必争的高地。
谁拿下了这块地,谁就掌握了中国车市未来十年的话语权。
007
如果说这场快闪有什么遗憾的话,可能就是大家都太关注眼前的热闹了,忘了回头看一眼历史的车辙。
1908年福特T型车下线的时候,那些开马车的贵族大概也是用这种看笑话的眼神看着那些铁疙瘩的。
直到那些铁疙瘩把他们碾进了历史的尘埃里。
今天的情况何其相似。
那些还在抱着品牌溢价不放,觉得我只要牌子亮你就得乖乖掏钱买我的燃油豪车的车企,哪怕到了现在2025年这个节骨眼上,可能还没意识到危险。
智驾从此不再是豪车的专属玩物。
这就像以前智能手机是商务人士的标配,直到红米把那道门踹开。
现在地平线带着奇瑞深蓝这帮兄弟,一脚把15万级智驾的大门踹开了。
而且踹得粉碎,连门框都拆了。
以后你要是买个十几万的车没有这能力,就跟你现在买个手机不能上网一样,是残次品。
008
等到夜深了,广州塔的灯光慢慢暗下来。
围观的人群散去,留下那些车静静地趴在那。
你仿佛能听到地底下电流涌动的声音。
那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链重构的声音。
从地平线拿到大众几十亿的投资,到征程6系列的量产,每一步都在为这一天铺路。
我们不再需要去仰视那些高高在上的技术。
技术本来就应该像自来水一样,拧开就有,而且便宜。
这才是科技的本质。
那四个字,智驾普惠,以前听着像画饼,现在这饼真真切切地砸脸上了,还挺香。
未来的路会怎么样。
H(华为)系主打高端闭环,H(Horizon地平线)系主打开放平权。
这双雄争霸的戏码才刚刚拉开帷幕。
对于咱们这些掏钱买车的普通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你不必再为了尝一口鲜而卖肾。
你只需要坐进车里,对它说去哪,然后看看窗外的风景。
这就够了。
至于背后的那些算力搏杀、芯片战争、商业博弈,都让它们随着珠江水流走吧。
信息来源
2024广州车展地平线智驾科技快闪活动官方信息
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发布会技术规格说明书
星途ET5、iCAR V27、风云T9L、深蓝L06各品牌官方配置表
汽车之家及易车网关于上述车型及HSD系统的深度评测报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关于2024-2025年智能驾驶渗透率分析报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