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ET5定位中型SUV,车长4780mm,轴距2800mm,搭载1.5T增程器和后置电机,整体配置策略合理性值得探讨

讲真,星途ET5这车我一开始听介绍,心里还挺矛盾的。上周我在4S店转悠,碰着个销售小伙,问他这车到底是中型还是紧凑型SUV?他一愣,说官方标的中型,车长4780mm,轴距2800mm,说这尺寸刚好和主流合资的中型SUV接轨。从数字上看,跟丰田RAV4轴距2750mm差不多,车长甚至略长,但感觉它在空间利用上没那么大气——别问,我当时就是掂了掂后排和后备厢。

这1.5T增程器配后置电机配置,挺有意思。说实话,增程器的设置像备胎发动机,给续航打底,后置电机提升动力响应,这套组合我估计源自供应链考量。毕竟电池供应链短缺,增程解决里程焦虑,是厂家典型的保底策略。我这思路有点跳跃,但你想啊,新能源圈现在普遍卡电池,搞个混动似乎更稳妥。

星途ET5定位中型SUV,车长4780mm,轴距2800mm,搭载1.5T增程器和后置电机,整体配置策略合理性值得探讨-有驾

厂家没提纯电续航,感觉有点让我悬。毕竟1.5T油耗不算低(我粗算大概6.8-7.2升/百公里,样本少,别较真),没电续航的话,燃油和电费双开销有点难算。销售小哥倒是说,油耗和电耗都有省,但他说得很模糊——这让我有点烦,估摸这数据藏得紧。你觉得,这种不披露纯电续航是不是在避嫌?

讲到底盘,星途ET5用了前麦弗逊后全铝多连杆,搭配双液压衬套,算是追求舒适和操控平衡。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理想L6,有点像,都是加大舒适配置,主攻城市和高速间的平顺。实际开起来,后多连杆加液压衬套能减少侧倾感,但比起同价位的合资车型,比如大众途观L,底盘路感细腻度确实还有差。这里我也得承认,自己之前说它操控领先有点大,只能说表现不错,毕竟合资老牌底子厚,算是我这底线修正。

星途ET5定位中型SUV,车长4780mm,轴距2800mm,搭载1.5T增程器和后置电机,整体配置策略合理性值得探讨-有驾

再说配置策略,比较有意思。星途ET5搞了个双版本,低配很基础,啥高速辅助都没有;高配直接用20寸大轮毂,带上135km/h的AEB自动刹车和主动避让,这点很实在。和理想L6有点像,主打满配+选装,省去无谓的中间版本细分,大家一看配置就差不多,避免买家选到狗尾续貂。这倒是供应链和研发管理上精简的体现——这就像找零售货架要快,不整一堆小版本复杂度,方便备件和生产,这种思路我挺赞。

但也有槽点,比如低配缺乏高速辅助,厂商说15万级别合理,我觉得得看你选谁。同价格段,吉利星越L、长安CS75 PLUS的配置就丰富很多,别光看数据,你实际操作体验,就差点意思。举个例子,我之前一个朋友买了星越L,方向盘手感和内饰用料比ET5好不少,那质感上的差别,谁坐谁知道。

有趣的是,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ET5的仪表盘设计简洁,但屏幕反光厉害,夏天开车阳光一照,信息灰蒙蒙的,不知道其他人感受如何?这点小细节没人提,感觉厂家没用心调教,我就纳闷。

星途ET5定位中型SUV,车长4780mm,轴距2800mm,搭载1.5T增程器和后置电机,整体配置策略合理性值得探讨-有驾

还有一个没细想过的猜测,1.5T增程器+后置电机构成的驱动系统,估计是为了快速适应未来的双动力平台升级,把内部模块化搞方便,毕竟现在车企都要用拼装积木逻辑降低成本,这套设计可能就是先雏形。这样想吧,也解释了为啥纯电续航没强调,电池组甚至不一定最大配置,说不定厂家保留了后期换电池升级的空间。

我遇到修理工说过,星途车型维修成本稳定,但部分高配车主投诉悬挂异响,总体还凑合。碰到这种双液压衬套,用料确实讲究,但维护起来难度提高,后期保养费用得算算账。粗算了一手,20寸大轮胎换起来不可爱,估计单套轮胎就要近两千块,算下来一两年更换一套,压力还是有。

星途ET5定位中型SUV,车长4780mm,轴距2800mm,搭载1.5T增程器和后置电机,整体配置策略合理性值得探讨-有驾

配置上你有没有觉得厂家其实在投资人和普通用户之间找平衡?既要显得高端,又不能跳出价格带太多。和理想L6和主流合资竞争,说实话,ET5还有不少拉长脸的地方,比如主动安全的覆盖面其实没广到全套,只有部分高速工况下驾驶辅助,对比同价位竞争对手,还是欠缺。

光看数据,20寸大轮毂确实拉风,排量和动力参数也还行,但实操起来,你会不会觉得这些配置只适合玩个面子?有没有想过,买车的人到底是图啥?省心,还是实用?

星途ET5定位中型SUV,车长4780mm,轴距2800mm,搭载1.5T增程器和后置电机,整体配置策略合理性值得探讨-有驾

我对星途ET5的配置策略是半肯定半怀疑的,配置精简固然有道理,但没能完全打消我的疑虑。不知道你看完这车,心里是乐还是颤呢?转念一想,这种增程电驱组合是不是能解决冬季续航问题也挺有趣的(这段先按下不表)。你买这样的车,会更看重什么?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