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勒芒到大虹桥,保时捷中国这盘“耐力棋”下得真狠

一.一场耐力赛,一座研发中心,一条清晰的中国路线图

2025年6月14日至15日,保时捷6号赛车在法国萨尔特赛道举行的第93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冲线夺得亚军。就在同一时间,上海大虹桥商务区的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于2025年6月20日正式破土动工,300名工程师将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信息娱乐系统与驾驶辅助技术。

CEO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直言:“在中国,我们跑的不是冲刺赛,而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校准的耐力赛。”从赛道到街道,从德国到中国,两大节点勾勒出保时捷全球战略在中国的双重叙事。

从勒芒到大虹桥,保时捷中国这盘“耐力棋”下得真狠-有驾

二.这不是简单卖车,这是保时捷在中国的“文明竞速”

先看赛道层面。勒芒24小时耐力赛自6月14日下午15:00点开始,至6月15日下午15:00结束。这场世界顶级赛事,检验的是整车的系统能力与团队策略。保时捷963赛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在24小时鏖战里,只以不足10秒之差屈居亚军,却用实际表现证明:性能与耐力可以齐头并进。保时捷的工程哲学是:既要快,更要稳。

再看市场策略。保时捷在中国没有盲目新开店,而是进行“精细化运营”。2025年6月9日,潘励驰专程走访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的保时捷授权中心,他指出:“西安这座汇聚千年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城市,与保时捷忠于传承又勇于创新的特质不谋而合。”从客户数字化体验到日常运营细节,西安团队的创新举措,为品牌注入了鲜活动能。

网络布局同样谨慎:收缩过度饱和的低潜力区域,扩建宁波北仑等新兴市场店,并将上海浦东店升级为沉浸式品牌体验中心。保时捷不是在“卷价格”,它在“卷体验”。客户在4S店里能试到最新Taycan电池管理系统,也能感受到Cayenne“逐梦版”专属内饰的细腻质感。

本土化研发更是重中之重。上海研发中心预计于2025年10月15日投入使用,实现从德国技术输入到中德共创的跃升。保时捷在中国,从技术输入到技术共生,就像丝绸之路从陆上驼队进化到海上商船,步步见证文明互鉴。

从勒芒到大虹桥,保时捷中国这盘“耐力棋”下得真狠-有驾

三.长期主义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冠军心态

有人说,中国市场太卷、太多不确定。但保时捷的做法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爆发,而在于持之以恒的打法。2025年6月15日那一刻,他们在勒芒闯过终点;2025年10月15日后,他们将在上海研发中心继续冲刺。

从勒芒到大虹桥,保时捷中国这盘“耐力棋”下得真狠-有驾

保时捷的77年传奇,属于那些既敢踩油门,也懂踩刹车的践行者。中国市场的“耐力赛”才刚刚驶过第一个弯道。你认为,在未来十年里,像保时捷这样“慢下来、扎进去”的品牌,能赢得这场马拉松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聊聊中国故事里的速度与耐性。

从勒芒到大虹桥,保时捷中国这盘“耐力棋”下得真狠-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