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速嘉兴服务区,智己LS6充电12分钟拔枪走人,隔壁Model Y车主的咖啡还冒着热气
上周五晚上十点,沪杭高速嘉兴服务区。我把车停在充电桩前,插上枪,看了眼手机——10%的电。旁边一台白色Model Y也在充电,车主端着纸杯咖啡靠在车门上刷短视频。我点了根烟,还没抽到一半,手机就跳出提示:80%。拔枪,走人。那哥们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充电屏幕,愣了两秒。我上车的时候,透过后视镜看见他还站在那儿,咖啡杯举在半空。
这事要搁以前,我也得老实在服务区耗着。智己LS6这套800V的东西,把补能这档子事儿往前推了一截。峰值功率能到396kW——这数字我也是后来查的,反正实际体验就是快。以前充电能抽两根烟的功夫,现在一根还没抽完就差不多了。
说实话,刚提车那阵儿我对这半幅方向盘还挺犯嘀咕。开了二十来年圆盘子,突然换成这种矩形的,心里多少有点打鼓。头一个礼拜,每次握上去都觉得别扭,总想找那个熟悉的圆弧。但慢慢就发现了门道——市区挪车的时候,窄路调头不用像以前那样使劲掰方向盘,轻飘飘就过去了。地下车库那种螺旋坡道,以前得打两圈多,现在一圈出头就够。高速上嘛,稳是真稳,但我还是会下意识想握个圆的,这大概是多年习惯改不掉。
让我记住这车的,是那套悬架。有天晚上赶路,抄了条老国道的近道,路面坑坑洼洼的。以前开SUV过这种路,车里人基本都得跟着一颠一颠,后排孩子都能颠醒。但LS6过那些破损路面时,能感觉到车身在主动化解颠簸——不是那种软绵绵的漂浮感,而是有点像老师傅开车,提前看到坑就松油门让车“呼”一下浮过去。后排坐着的老婆问我是不是换了条好路,我说没有,还是这条破路。她不信,探头往窗外看,路面确实烂,但坐在车里就是感觉不太出来。
城里开真安静。我有个习惯,红灯等待时喜欢关掉音乐听听外面动静,算是多年驾驶养成的警觉性。开燃油车那会儿,发动机怠速声、空调压缩机的嗡嗡声,多少都能听见点儿。LS6停那儿,除了偶尔空调送风的细微声响,基本就是静悄悄的。开起来之后,胎噪、风噪也压得挺低,至少不会让人烦躁。有次副驾坐着个朋友,在车里打电话谈业务,我特意观察了下——他全程没提高过音量,对方应该也听得挺清楚。
智驾这块儿,我一开始用得挺保守。毕竟路上车多人杂,完全交给机器还不太放心。但慢慢用下来,发现它在高速和快速路上确实能帮不少忙——变道、跟车、过弯,基本都挺平顺,不会像有些车那样突然一脚刹车或者猛打方向。有次走市区道路,前面突然窜出个外卖小哥,车自己刹住了,我脚都还悬在油门上。不过说实话,真到了复杂路口或者施工路段,我还是会习惯性接管。这东西就像副驾驶坐了个新手,大部分时候能帮你,关键时刻还得自己来。
那块大屏幕刚开始觉得挺炫,导航、音乐、车辆信息都铺在那儿,一目了然。但时间长了发现个问题——白天强光下,屏幕反光还是有点儿,得稍微调整下坐姿。另外功能太多,有时候想调个空调温度,得在菜单里翻半天,不如以前拧个旋钮来得直接。不过语音倒是挺好使,基本上说一句就能搞定,这点比我之前那台车强。有次开车手机响了,我说了句“接电话”,直接就通了,也不用再摸索哪个按键。
续航这事儿吧,大家都爱问。我这台是长续航的,日常市区通勤,开着空调听着歌,表显掉电和实际里程大概能做到1比1.2左右——也就是说跑100公里,表显可能掉120公里。高速就不太一样了,速度上去之后掉得明显快些,120巡航的话,可能得按1比1.5甚至更多来算。不过对我来说够用,一周充一次电,偶尔跑个长途提前看好服务区位置就行。上个月去了趟杭州,来回四百多公里,中途在服务区充了一次,前后也就耽误了十来分钟。
有人问我这车值不值,我一般不太给明确答案。每个人用车需求不同,预算也不同。智己LS6这车,技术配置确实堆得挺足,快充、智驾、悬架这些东西放一块儿,在这个价位段算是给得挺实在。但它也不是没短板,比如品牌认知度还在爬坡,二手车行情怎么样还得再看看。我有个朋友开奔驰EQC,上个月想换车,去二手车行问了圈,价格砍得他肉疼。新能源这块儿,保值率确实是个事儿。
开了大半年下来,我自己的感受就是——这车适合那些愿意尝鲜、对新技术有点好奇心、同时又不想在用车体验上将就的人。它不会让你开一次就觉得多牛,但慢慢相处下来,会发现很多小细节确实用了心。至于那些参数啊、数据啊,我觉得意义不大,还是得自己去试,看合不合脾气。
毕竟买车这事儿,跟找对象差不多——别人说好不算好,自己觉得舒服才是真的好。上周那个服务区偶遇的哥们,后来加了微信,问我这车提车要等多久。我说不清楚,让他自己去店里问问。他说考虑考虑,毕竟特斯拉开习惯了,换车还是得慎重。我理解,当年我从燃油车换到电车,也纠结了挺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