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变化之快,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面对本土自主品牌的强劲攻势,不得不放下身段,从过去消费者抢着加价提车的傲慢时代,彻底转向了如今不得不大举降价求生的激烈竞争。在这股由内而外席卷整个行业的“价格战”浪潮里,大众汽车集团无疑是冲在前头的“价格屠夫”之一,旗下多款车型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价格一降再降,直接探到了新低。
然而,同样流着“德系血统”,同样祭出了“骨折价”,大众集团内部的两款SUV——主品牌的途岳和子品牌捷达的VS7,在市场上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被视为“真香”选择,另一个却陷入“无人欣赏”的困境,月销量跌到谷底。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反响,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优劣对比,更像是一场针对大众“以价换量”策略,以及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品牌标签认同度的真实市场投票。这场“公投”的结果,清晰地揭示了当前市场的新规则:在绝对的性价比和产品力面前,模糊的“德系血统”标签,不再是万能的通行证。
大众途岳:金字招牌的魅力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这波降价潮中,大众途岳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这款定位于紧凑型SUV的车型,其顶配版本的指导价原本是10.89万元。但在经销商的大幅优惠之下,实际成交价已经降至令人惊讶的8万余元。这样的价格,放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消费者能够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入手一台悬挂大众主品牌标志、配备成熟1.5T四缸发动机,并拥有同级别中相对高级的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SUV。
途岳在硬件上的表现,确实有其亮点。其搭载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18kW,峰值扭矩250N·m,这样的动力参数在同级别甚至更高价位车型中都具备竞争力。虽然匹配的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蠕行时偶有顿挫感,这是大众双离合的老问题了,但其整体的燃油经济性表现令人满意,市区综合油耗大约在7-8L之间,高速巡航时甚至能降到6L左右,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只需要加92号汽油。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对合资品牌,特别是对“大众”这个金字招牌有一定执念的消费者来说,途岳凭借其在关键硬件上的诚意以及主品牌带来的心理优势,构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购买防线,成功地在低价位市场收割了大量用户。从表面上看,途岳的成功是性价比的胜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众”这个金字招牌在低价位市场,依然拥有着其品牌价值的最后一次有效变现。它证明了,在价格触底时,如果核心品牌力还在,并且关键配置能给足,消费者依然愿意买单。
捷达VS7:低价也救不了的尴尬
与途岳在市场上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大众集团旗下、定位更低廉的捷达VS7所遭遇的冰冷现实。作为大众为探索低端市场,与自主品牌正面竞争而独立出的子品牌,捷达旗下的中型SUVVS7,其起售价曾从10.79万元一路下探,最低甚至降到了7.89万元。这个价格,比降价后的途岳还要便宜,而且它在尺寸上更具优势,车身长度达到4624mm,轴距2730mm,理论上提供了更大的乘坐空间。
然而,即使价格已经低到地板,捷达VS7的市场表现依旧惨淡得让人咋舌。近期某月,捷达VS7的销量仅为719台,同比大幅下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乎完全失去了存在感,陷入了“无人欣赏”的困境。从产品本身看,捷达VS7搭载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50N·m,并配备了爱信的6AT变速箱,后悬架同样是多连杆独立悬架,且虽然推荐95号汽油,但同样可加92号汽油,这些硬指标看上去并不差。但它致命的短板在于,内饰设计被广泛诟病为老气横秋,缺乏时尚感,而1.4T的动力在驱动这台中型SUV时,也常被消费者指责为“小马拉大车”,动力表现平平。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捷达”这个子品牌,虽然大众寄予厚望,但它始终未能建立起清晰且被消费者普遍认可的品牌形象。当消费者权衡时,他们发现捷达VS7所宣称的“大众品质”只是一个模糊的标签,而其在内饰设计、动力感受和品牌辨识度上的短板,却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它既没有途岳所拥有的大众主品牌强大光环,也无法与同价位国产车型在设计创新、智能化配置和品牌新鲜度上相媲美,最终在市场夹缝中被无情地抛弃。
合资光环,到底值几何?
大众途岳和捷达VS7,这两款同属大众集团的SUV,以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为我们描绘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价值重估”的清晰图景。途岳之所以能在降价潮中依然保持吸引力,其成功在于它在价格下探的同时,依然紧紧抓住了消费者对“大众主品牌”的核心期待。即便车辆存在内饰塑料感强、双离合变速箱低速时偶有顿挫、以及隔音表现一般等问题,但在8万余元这个价位面前,这些缺点似乎都被“大众标”和其可靠的“三大件”光环所掩盖,其“真香”定律在特定消费群体中依然奏效。消费者看重的,是主品牌带来的心理上的可靠性预期和核心硬件的硬实力。
而反观捷达VS7,它的市场失利,则淋漓尽致地证明了:当一个品牌脱离了主品牌的光环,仅凭一个模糊的“德系血统”标签,在产品力又没有绝对优势时,对当下的消费者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当捷达VS7的价格与市场上许多同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国产车型重叠,甚至比其中一些还要低时,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将它与配置更丰富、设计更新潮、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国产车型进行直接比较。此时,捷达VS7的劣势就暴露无遗了:它既没有途岳那样清晰且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主品牌光环,也比不过同价位国产车在设计、智能化体验和品牌新鲜度上的优势。最终,它被市场无情地边缘化。这清晰地说明,消费者已经不再盲目迷信合资品牌,他们开始穿透品牌标签,对产品的真实价值、核心技术、设计美感、智能化水平以及品牌认同感进行更为精细的评估。
市场洗牌,谁能留下?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大众途岳和捷达VS7这两款车迥异的市场命运,其核心答案绝不仅仅在于那一两万元的价格差,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众”二字,或者说大众体系下的不同品牌标签,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和解读方式。途岳的成功,是大众主品牌在特定价位上,成功兑现其残存价值的典型案例。而捷达VS7的折戟,则是子品牌标签效力破产,甚至反噬的残酷警示。
大众汽车此次挥舞的“价格屠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销量,但也无意中砍向了自己昔日高高在上的品牌光环。它以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了,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这个新的竞争格局下,任何品牌,无论其出身背景多么显赫,最终都必须依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说话。这不仅是大众集团当下需要面对的困境,更是给所有墨守成规的传统合资品牌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当价格不再是合资品牌独有的护城河,当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精明,唯有那些真正读懂用户需求、持续在产品设计、动力技术、智能配置等方面输出真实价值的品牌,才能在这场空前的市场大洗牌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