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国内新势力阵营重构、海外新能源强势突围”的双线态势。国内头部新势力站稳4万+月销门槛,二线品牌差异化破局;出口市场中,新能源车以近翻倍同比增幅成绝对增长引擎,特斯拉、智己等表现亮眼。双线动态叠加,清晰勾勒出行业向新能源转型、战略模式升级的深层变革。
国内新势力市场,头部阵营“4万+”成准入硬指标,竞争白热化。鸿蒙智行创历史新高,借华为智能科技加持,成为最快达成百万辆交付的新势力,成交均价达39万元;蔚来首次迈入“月销4万俱乐部”,93%的同比增幅领跑头部,第四季度盈利仍是关键考题。小米凭SU7、YU7两款车型,连续两月交付超4万,靠产品造型与品牌号召力站稳脚跟;小鹏以“先破价再破量”策略,连续两月销量超4万;零跑以7万+销量跻身头部,与其他品牌共同构成第一梯队。二线阵营中,极氪科技以5万+销量位列第六,扣除领克燃油车后表现稳健;深蓝靠主力车型S05单月破2万带动增长,理想虽同比环比双降,但新款i6蓄力待发,极狐、岚图分别以价格下探和高端定位实现差异化突围。
出口市场完全由新能源主导,“头部领跑+黑马爆发”特征显著。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中国乘用车出口55.2万辆,同比大涨24.4%,其中新能源车出口23.7万辆,同比暴涨97.6%。比亚迪宋PLUS以21894辆登顶车型榜,同比增幅超200%,凭借插混技术优势深耕东南亚、南美市场;特斯拉出口3.5万辆,环比大涨84%创两年新高,Model Y与Model 3贡献核心销量。最大惊喜来自智己,出口量超1.4万辆,环比暴涨13倍首进品牌TOP10,旗下LS6借“换标MG”战略,以1899.3%的环比增幅闯入车型前十。零跑、五菱、银河等品牌同样表现亮眼,分别实现214%、245.3%、8222.8%的同比增幅,新能源已成为出口增长的核心引擎。
双线市场背后,三大行业趋势愈发清晰。其一,新能源替代效应全面加剧。国内市场受法规与技术水平限制,产品同质化明显,降价走量成为普遍选择;出口市场中,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型快速挤压奇瑞瑞虎7等燃油车份额,瑞虎7当月出口环比同比近乎“腰斩”,传统燃油车转型阵痛凸显。其二,战略模式加速升级。国内新势力除蔚来坚守纯电路线外,其余均转向纯电、增程、插混多线并进,契合行业技术路线图预期;出口市场中,智己“换标借道”、比亚迪区域深耕,差异化布局成为破局关键。其三,政策与市场驱动迎来分水岭。国内新能源补贴时代落幕,行业进入“断奶期”,10月销量增长部分源于政策刺激下的需求提前释放;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行业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出口有望冲击250万辆,出海成为车企必争之地。
10月车市的双线表现,是中国汽车行业转型的生动缩影。国内新势力从“增量抢位”进入“存量博弈”,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出口市场则成为新能源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技术与渠道双轮驱动下,中国车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未来,随着技术迭代、战略优化与海外布局深化,行业将持续向“新能源主导、全球化竞争”的格局演进,兼具产品竞争力与全球化能力的品牌,将在变革中抢占先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