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也要下泥地儿了?这事儿,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吧?印象里,红旗不就该是那种端着劲儿的“国车”范儿?现在突然要玩儿起硬茬子的越野,还V6机头,百万身价,这步子是不是扯着了?
上海车展上,红旗越野(诨名)一亮嗓,确实炸出一堆眼球。铁盒子身板,三把金锁,四电机加持,瞅这硬梆梆的架势,就知道红旗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官方还放风,这车得等到2026年才能见客,现在就开始张罗取名,这心思,是想跟大伙儿玩儿养成系?
说白了,红旗这几年是有点儿“脱胎换骨”的意思。从H9的东方意境,到E-HS9的科技范儿,红旗一直在撸起袖子甩掉“老干部”的包袱,铆足劲儿往年轻化、高精尖儿上靠。可这回的越野车,又有点儿不一样。它不光是外形上的颠覆,更是技术上的梭哈。
3.0T V6双涡轮增压心脏,自研矢量控制四电机,峰值扭矩18500N·m,破百4秒开外…这数儿,直接叫板百万级豪车,甚至比某些网红越野车还要生猛。更骚气的是,它还带电,能纯电溜达150公里,上下班代步也能凑合。这意思是,红旗想亮个相,它不只是会摆pose,真功夫也是有的?
不过,幺蛾子也来了。红旗冷不丁地杀入硬派越野这块犄角旮旯,有戏吗?
一方面,硬派越野这行当,一直以来都被Jeep、路虎、奔驰这些老炮儿攥在手里。这些牌子,要么是资历老,要么是号召力强。红旗作为一个“愣头青”,想分一口肉吃,怕是没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硬派越野的拥趸,相对来说比较挑剔。他们对车的性能、皮实程度、改装潜力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红旗越野纸面数据看着唬人,但实战表现咋样,还得让市场溜溜。
当然,红旗也不是没辙。它最硬的牌,就是“国车”这层镀金。在不少国人心里,红旗不只是个汽车牌子,更是一份情怀,一种民族自尊心。这种情感溢价,是其他牌子砸钱都买不来的。
再说,红旗这几年在技术研发上的砸钱,也是明摆着的。从发动机到电控,红旗都在憋着劲儿搞自主可控。这种技术底气,也是它敢于挑战高端市场的本钱。
可话说回来,情怀和技术,能撑起百万级的身价吗?
这恐怕是红旗越野要过的最大一道坎儿。说到底,在消费者眼里,价钱和价值是直接挂钩的。红旗越野想要让人心服口服,就必须拿出足够硬核的产品力,证明它掏的钱值。
再说说外形。红旗越野的卖相,确实挺抓人的。铁盒子造型,配上红旗的招牌元素,既有硬汉越野的范儿,又不失品牌特色。特别是那个“向日葵”轮毂,简直是画龙点睛。
不过,也有人嘀咕,这设计是不是有点儿使劲儿过猛,少了一些内秀和考究。毕竟,硬派越野不等于糙老爷们儿,豪华感也不能丢。
其实,红旗越野冒头,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开始冲击高端市场,想要打破洋品牌的垄断。这既是一种膨胀,也是一种担当。
但是,高端市场这块硬骨头,不是那么好啃的。它需要牌子、技术、产品、服务等全方位的迭代。红旗想要真正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回正题,红旗越野身价几何才算合理?这个问题的答案,估计要等到2026年才能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是它真敢卖到百万级,那它要面对的围剿,绝对是史诗级的。
毕竟,到了这个价位,消费者手里的牌太多了。红旗越野想要杀出重围,就必须拿出一些真正能戳中G点的东西。这东西,可能不仅仅是参数和配置,更是一种独特的品牌调性和文化底蕴。
就像开头说的,红旗要玩儿越野,这事儿听着有点儿玄幻。但仔细琢磨,这也许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老练的必经之路。
就像一个只会唱样板戏的角儿,突然要挑战摇滚乐。这当然需要勇气和实力,但更要紧的是,要找到自己的调调,唱出自己的味儿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