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跑高速的三大雷区,你踩过几个?
开电动车跑高速的老司机都知道,电量显示就是个"快乐表"。上周在G4京港澳高速保定服务区,我亲眼看见一辆理想ONE车主对着还剩15%电量的仪表盘直跺脚。最近的充电站还有18公里,他硬是关了空调、踩着80码的限速底线龟速前进,最后电量耗尽停在了收费站口。这种场景我见过太多次了,今天就说说电动车跑高速最容易栽跟头的三个地方。
第一个雷区就是把电量算得太死。很多新手看着满电显示能跑400公里,导航显示目的地才300公里,就敢直接上路。去年冬天有个开蔚来EC6的哥们,从郑州到洛阳导航显示120公里,他看表显续航180公里觉得稳了。结果零下5度的天气里,暖风一开续航直接掉到90公里,最后在连霍高速上叫了拖车。实测数据更吓人:
时速超过100公里时,实际续航要打6-7折
开暖风每小时多耗电8%-12%
堵车时开着空调等人,电量掉得比开起来还快
现在我的经验是,表显续航打个6折才是真实数字。每次上高速前都把电充到90%以上,电量掉到40%就开始找充电桩。手机里至少装三个充电APP,随时能查备用站点。
第二个坑是太相信那些自动驾驶功能。上个月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一辆开着自动驾驶的小鹏P5差点撞上变道的货车,车主后来承认当时在刷短视频。保险公司数据说,电动车高速事故里将近一半都是因为太依赖自动驾驶。这些系统在晴天还行,遇到下雨下雪就犯糊涂:
大雨天车道识别错误率能到40%
对突然变道的货车反应慢2-3秒
隧道里经常丢失定位
我现在用自动驾驶辅助时,右脚永远悬在刹车上,双手扶着方向盘就像端着碗热汤,稍微有点不对劲马上接管。毕竟机器再聪明,也比不上人眼看得准。
第三个误区是充电时赖在车里吹空调。我的比亚迪汉快充时如果开着空调,充电速度直接慢三分之一。修车师傅说这样特别伤电池:
边充边放电解液结晶快
电池温度长期过高会加速老化
一年下来电池健康度能差5%
现在我到服务区充电就做三件事:上厕所、吃泡面、围着车子转圈消食。要是冬天实在太冷,就提前远程开座椅加热,充电时关掉。
节假日跑长途更要动脑筋。去年五一我在G2京沪高速泰安服务区,看见八个充电桩排了三十多辆车。后来我学聪明了,专门挑早上六点出发,或者下高速找市区充电站。有次在德州绕了五公里路,反而比排队快了一个半小时。
其实电动车跑长途挺划算的,电费连油费的一半都不到,安静又平顺。但要是踩了这三个坑,那就真是花钱买罪受了。记住这三条:
电量要按表显的对折算
自动驾驶当个辅助就行
充电时下车活动最划算
我现在开电动车最远跑过单程900公里,只要提前做好功课,比油车还省心。你的电动车在高速上栽过跟头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