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选择”,也许不是,因为很多人连选择都没有,只能被人选择或者被生活反复调戏。假如你想选择一辆车——像海豚这类头顶“智驾版”光环、屁股上挂着“新皮肤”标签的车,你可能会发现,这比选对象容易多了。对象只有一种肤色,车有七种。你能从灰到蓝,从黑到红从紫到黄,来一场色彩的盛宴,甚至可以说你是挑配色练出来的视觉艺术家。比亚迪说,这叫“个性化”,但在我看来,就是把车当成年轻人情绪发泄器,你换发型,它换车色,你今天芋泥紫,明天巧克力黑,后天又冲浪蓝,不像开车,更像在玩换装小游戏。
如果是四年前的海豚,一色到底,车主们最多在朋友圈晒晒购车发票。现在呢?据说有九十万萌友(也不知道在这个社交雾霾的环境下,仍然能称之为“友”还是“宠物”),正在用他们的调色盘折射自己“独立个性”,继而拿到独一无二的城乡合伙人专属面包车。再看这两年,满大街扎堆的小型电车已经不是简单地用来代步了,年轻人说需要张扬情感、彰显个性,车子再也不是运输工具,是情绪价值流动站、朋友圈C位强势抢镜道具。现在卖车的思路也是变了,不是告诉你“这车动力多强”、“安全多靠谱”了,而是用秒杀美妆博主的饱和度告诉你,“今天你可以是贝贝灰,明天你变冲浪蓝,连脚垫都要对称,车门反光要治愈,仪表台最好温柔到让你忘了压抑的生活。”
有人问我:“这些配色真能治愈人心吗?”我真想说,治愈不了钱包,但能拯救你的社交标签。毕竟一辆海豚智驾版,代表着你在色彩贫瘠的人生路上拥有一丝主动权。你能在“贝贝灰/冲浪蓝”之间游走,假装在海边冲浪;“巧克力黑/热浪绯红”,你可以自恋成都市夜归的摇滚青年。退一步,“芋泥紫”你拍个车内自拍,恍惚间觉得自己不是在搬砖,而是在治愈剧本里喝芋泥波波茶。这也难怪车企热衷造词,“灵动、纯粹、澄澈”,像极了奶茶的卖点,实际上就是用配色把你的搬砖心酸涂抹成小资生活,车企配色师混得比心理咨询师还滋润。
当然,没有配色是孤军奋斗的,内饰要来一波“新皮肤”,什么“燕麦米”色、什么“奶茶棕”,一听就感觉车厢里有个小奶茶摊,推门进去还能闻见加班员工泪水的余温。你原本以为买台车,是解决通勤问题。实际情况是,你被逼着在“雅致芝士黄”和“摩登复古”之间哲学性阅读生活,有的内饰兼容性强,想怎么搭就怎么搭,简直比我的爱情生活还随意。只要你肯相信,比亚迪海豚可以让你的人生“细腻又和谐”,而不是细腻地被堵在高架桥上内心和谐地发疯。
但要说最神奇的,还不是这些炫彩皮肤。现在买车仿佛是在玩“盲盒”——你不知道下一个月会不会被“新颜值”定义,你昨天只能买到灰色,下个月搞不好上新“脏橘橘”或者“马卡龙绿”,车企用一颗永远不熄灭的创新之心,让你追配色追到债务重组。选一个喜欢的颜色吧,沉浸在“独一无二”的幻觉里,等到十年后开排队油腻的聚会,发现一排海豚,每辆都一模一样,只是有的车主硬凹“亚特兰蒂斯灰”,有的死磕“芝士黄金”,你们打卡拍照,怎么看都像彩虹编队。
顺便说说那什么智驾,海豚还打出“全系标配驾驶辅助”,听得我膝盖一软头发一炸,感觉仿佛只要你买了,就有了车内的人工智能,人生再也不用自己做决定。什么“67项进阶”,这项进阶听着很像游戏打副本但升级经验全靠充值。行业标杆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用越来越多的小配置熬死竞争对手。你是出行的精致小能手,还是被汽车工业流水线分手的社畜?你有选择,但你的选择,是被算法和色彩背后的资本精确投喂。
再看这些年度销量冠军名头,听着热闹,实际像是老板自豪地告诉你:“你在996窗口干了三年,公司荣获加班冠军。”以消费者为本,意思是你本来就是本本分分被打工仔,被动地当“用户”。你以为自己在选车,其实是被算法和文案推得屁股都不敢歪一下。配色是自由,但配色带来的只有更大的选择焦虑,买车是表达个性,最后却造就了每个人都追求的千篇一律。
有人说车企懂年轻人:“你们不爱传统,要个性化。”于是颜值、配色、智能,一堆词从PPT浇到你头上,把本来还算辨识度的A0级区间车子,变成了一个行走的朋友圈流量密码。你敢不跟进吗?不敢,你怕别人说你out。说到底,海豚智驾版的这些新皮肤,是打着“不将就”旗号,服务着“不得不将就”的人群。你以为自己在挑颜色,挑的其实是被社交症状引发的集体焦虑。
想逃离吗?没用。外观配色花样百出,内饰温馨到让你想在车里过夜,但现实里,你还是得把它开去上班,拥堵时拍照晒朋友圈,美名其曰“治愈灵魂”。过完一季,又出新皮肤,又让你产生重新选择的冲动,钱没了,车子旧了,生活还在原地转圈,只有配色在画布上更新刷屏。说白了,高颜值的车是疗愈成年人的伤口、安慰青年恶俗的生活仪式感。车企还真懂人性,靠一抹芋泥紫帮你的烂心情续了一秒,让你有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你说选择重要啊,我倒觉得,选择来选择去,其实大多数人只是被选择了品牌。你不敢买太冷门,怕被人问:“你开什么车?”你只能跟着大流,把一辆本该穿越都市和海岸线的交通工具,活生生变成了色彩哲学课上的命题作文。“彰显个性”,最后的结果是,个性像校服一样都穿成“行业标杆”,精神世界一片燕麦米,内心却在巧克力黑和热浪绯红之间左右横跳。
要真说这种色彩带来的深刻变革,我最深刻的体会其实很简单:购车不是简单的买卖,是一场关于选择与被选择的智力测验,它用配色包裹你的焦虑,再用智能驾驶延长你的无力。每个年轻人都以为自己独特,每种配色都成为标签;每家车企都以为自己懂年轻人,每种配色最终只是营销老把戏升级版。你不甘平庸,车企不甘平庸,你们在一起,就是热浪绯红搭巧克力黑,不是激情,就是窒息。
最后,我只能劝大家:选车要谨慎,选皮肤更要慎重。毕竟每个新配色上线,你要补齐社交群的朋友圈审美;每次新款上市,你还得在久坐人群里做一场个性表演。不是你在选海豚,是海豚在选你,它不挑人,只挑钱包。配色是一时的,月供是永久的。我现在开车,只求一色到底,开不出个性,也不怕撞衫。等哪天海豚再出个“赌球灰”,配色对标心情,我考虑尝试一下。你们别急,车企的调色盘还没玩完,明天说不定又新增个“下班蓝”,你只需等着配色,继续在城市沙漠里冲浪,冲到天亮。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