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又出新花样了,这次主打智能汽车的“全程体检”。别以为只是车企内部搞点技术升级,这一波直接让你一开车,自己的驾驶习惯、脾气秉性,统统暴露在家人跟前,往后开车再不老实,家里的键盘、搓衣板早晚有你的一份。
比亚迪正在自家APP内测一项全新的“旅程报告”功能。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司机开车本事和素质的大型晒分秀——不是那种随便说说的虚头八脑,也不是那种地图导航带来的三板斧玩法。这次,直接用车端硬盘级数据,精准到每一个急刹、每一次蛇形走位、每一个安全带的卡扣,哪里有波动数据全都一门清,只要你开,两只“电子眼”——方向盘和摄像头都在盯着你,一点也不能藏。
先说说这个“旅程报告”能查出来啥。除了常见的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之外,比亚迪还搞出了频繁变道的次数。这个统计不是靠地图的定位漂移,而是直接用车的方向盘偏转幅度,再和当前车速一配对,短时间方向盘左右摇到位,那就是频繁变道了。你如果有事没事就喜欢左晃右晃地超车,这下数据就给你记账了。不仅如此,安全带有没有系好,车内摄像头盯着你有没有犯困(疲劳驾驶),全都直接上报,比在课堂做操被老师抓还要准。
所有数据汇总完,APP上一点,出来一份完整的行程评价——比亚迪给每一段驾驶打了层级分,啥“技压群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人车合一”,一个比一个难,这“人车合一”可是最高境界,差不多就是把老司机的稳定发挥尊为武林至尊。分数高,说明你开车稳;分数低,那可得琢磨一下,是不是有路怒症,或者简直就是马路“炸裂王”。
这么一搞,司机的生活场景可以说被“直播”了。以前完全靠自觉或者同车人监督,现在好了——家里谁都能随时查你的驾驶报告。媳妇要是发现你比亚迪APP上老有低分,连着几天都在急加速、急刹车、频繁变道,大概率会怀疑你是不是外面有啥烦心事,要不就是开车风格太“飙”,这路上不光自己危险,还容易拖家带口受罪。家里人直接把搓衣板支好,键盘放旁边,摆明了让你反思反思自己的“动作戏”。
除了家庭监督,作为企业,比亚迪这次玩得还挺认真。厂商如果发现你一段时间一直分数低,还又急又躁,理论上可以考虑从技术层面做限制,比如降低加速能力、每天限制里程数,让你不得不乖乖收敛自己的暴躁驾驶风格。这些当然还涉及车辆的所有权和运营权,短时间不会直接上手,但后面谁知道会不会出个政策一刀切,让“炸街小王子”都变成佛系老司机。
再说说数据脱敏的问题,可能有人觉得这玩意全程监控,隐私都快没了。其实比亚迪目前用的数据都是去掉敏感内容的,只是统计行为和行车习惯,不涉及个人非必要信息。既能给司机和家属一个客观的数据反馈,还有望提升行车安全,算是把数据用在刀刃上了。真正拟人而言,就是“人算不如车算”,再怎么狡猾,系统总有一手能把你揪出来。
其实像比亚迪这样下狠手做智能车端统计,不只是玩技术炫耀。驾驶安全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路上有那么多不文明司机,好多时候都是自己麻痹了,又没人提醒,导致“马路变修罗场”。现在不一样了,APP一开直接一份大报告,谁开得稳谁开得疯全都摊在台面上。就算你解释说是拥堵、是特殊状况,数据也不会骗人,家里人看两眼就明白今天你是心气难平还是平顺如水。
每家每户有了这个报告,家人之间多了一份沟通和监督的底牌。比如老爸以前开车很稳,最近突然评分下降,就可以关心下是不是最近工作压力大、身体有不适,还是交通环境太差了。同理,要是孩子练车,总是急刹车、急加速,看完报告后可以适时点拨,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就让数据当老师。反过来,老司机被家属点名了,只能自己绷绷筋,别再拿公路当赛道,比起“飙车”的刺激,家里人安心才是真。
而且比亚迪肯定不只有这点想法,旅程报告未来还可能和保险、车联网、车辆管理都联动起来,毕竟谁开车技术好、习惯好,保险公司看得一清二楚,风险低的就能享实惠,开车毛病多的就得多掏银子,公平公开,谁都没话说。甚至还有可能跟信用体系搞挂钩,有点像交通文明档案,真正让好司机得到更多实惠。
当然,这一路数据收集和自动评估也不是全无问题。有些技术达不到,误判就是给司机添堵,比如你本来是为了避让摩托车才突然变道,系统却算成了频繁变道。有些急刹急加速也不是自己作死,可能是突发状况惹的祸。技术再先进,总归还是得留有人工纠错的权限,不能做到一刀切,否则系统变成了“大锅粉”,好人坏人全都来一份。
再回头看,比亚迪这次搞得一套“旅程体检”,实际上就是一次汽车智能化升维,眼下新能源车都在拼智能座舱、拼自动驾驶、拼车机生态,比亚迪选择攻进驾驶行为反馈和家庭监督场景,走得是“人车合一,人人会用”的路子。让人一开车就自省:“我是不是冲动了?”让家属一查分就心里有谱:“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大?”比起装了几十个摄像头满车监控,这种把评分结果做成半家用半自律的工具,更多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守护,不动声色地让大家都开得稳、开得好。
落实到实际,哪怕你是“钢铁直男”,以前在路上横冲直撞,现在每次回家APP上一查,分数低到地下三层,家里人不找你谈谈都说不过去。而身边朋友互相一对比,“你咋又是急加速?你咋还变道跑太多?”谁也不敢随意得瑟了,路怒症有了诊断书,暴躁飙车有了数据锤。大家都老实一分,自然外头路上也安稳半分。
如果还有人耿耿于怀,说这东西让人无形中背着枷锁,其实你要是真的自信车技高超、文明驾驶,评分自然从“技压群雄”一路飙到“人车合一”,不仅自己心里有数,也能成为家人、朋友眼里的安全榜样。有人怕系统背后“隐形家长”,其实反过来说,这是车企、家属、司机三方都能受益的新玩法。毕竟,做自己,开得安稳,比什么都管用。
路上多一份数据统计,家里就少一场“马路大战”,开得稳当,回家就可以安安心心喝口热茶。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