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

放弃途昂选了探险者,但开了7000公里,这些不足让不少司机难接受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话说回来,当初在30万出头的预算里挑一台中大型SUV,我可真是纠结得不行。一边是德系代表、空间巨无霸的大众途昂,另一边是美系硬汉、自带肌肉感的福特探险者。途昂嘛,开出去有面儿,后排能翘二郎腿,但总觉得它少了点“灵魂”。而探险者呢,光是那六边形大嘴和敦实的车身,就让我心痒痒。再加上全系标配10AT变速箱、2.3T动力、后驱平台,听着就带劲。最终,一咬牙,一跺脚,我放弃了途昂,把这台重达2吨的美式SUV开回了家。如今跑了7000公里,说实话,整体感受是满意的,但要说完美?还真不是。有些不足,确实让不少像我这样的司机,心里头有点“疙瘩”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先说说当初为啥选它。坦白讲,探险者的气场,是真的拿捏住了。前脸那块巨大的六边形进气格栅,配上全LED大灯,往那一停,气场直接拉满,比途昂那种“大号途观”的感觉要霸气得多。车身侧面那根倾斜的C柱,配上双色车身和黑色轮眉,运动感和层次感都到位了。车尾的竖状尾灯和双边排气,也挺有辨识度。开在路上,回头率不低,尤其在小区里,邻居大爷大妈都得瞅两眼,问一句:“这车,得一百多万吧?”嘿,听着是挺美。空间方面,5米多的车长和3米多的轴距,让第二排和第三排都不是“摆设”。我1米78的个子,坐第二排跷二郎腿没问题,第三排短途应急也够用。后备箱常规容积就挺大,放倒座椅后,几乎全平,搬家拉货、露营装备,统统不在话下。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这中控屏,真够大的!12.8英寸的竖屏,科技感瞬间拉满。配合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整个座舱的现代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方向盘握感扎实,真皮包裹,四向电动调节,开长途也不累。木纹饰板和皮质材料的运用,也让内饰看起来不那么“廉价”。尤其是那套10AT变速箱,真是同级里的“尖子生”。2.3T发动机最大276马力,425牛米的扭矩,推动这台2吨重的大家伙,动力储备相当充足。高速超车,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说来就来,完全没有“肉”的感觉。而且10个挡位,齿比绵密,高速巡航时转速能压到1500转左右,既安静又省油。后驱平台带来的50:50配重,也让这台大车开起来没那么笨重,转弯半径才5.9米,在同级里算是相当灵活了。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但!是!跑了7000公里下来,那些当初被“霸气外观”和“强劲动力”掩盖的小毛病,也开始慢慢浮现。第一个让人头疼的,就是这车的宽度。2米出头的车宽,看着是霸气,开起来可真够受的。双向两车道会车,对面来车稍微不注意,那真是“贴贴”啊,心里直打鼓。更别提停车了,标准车位是2.4米宽,它这2米多的车宽,两边留的空隙加起来不到40公分,每次停车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蹭了轮毂。家里要是没有宽裕的车位,或者经常在老城区窄路穿梭,那真是考验车技。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第二个槽点,就是内饰的质感和做工。你说它用料吧,中控台、门板这些地方确实用了皮质和木纹,但副驾前方、中控台下方这些经常被忽略的地方,还是能摸到不少硬塑料。拼接缝隙偶尔不均匀,开车颠簸时,中控台还会传来轻微的“咯吱”异响。这跟它30多万的售价比起来,确实有点“美式粗犷”的味道。有网友调侃:“外观是西装暴徒,内饰是工地老哥。”这话虽然刻薄,但也算一针见血。尤其是和途昂那种德系的精致感比起来,探险者在细节上确实差了点意思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还有就是油耗问题。2.3T的发动机,动力是强,但油耗也不低。市区拥堵路况,动辄13、14个油,高速巡航能降到9-10个油,综合下来11-12个油是常态。虽然同级别的大排量SUV都这样,但每个月多出来的油钱,还是让人心疼。另外,车机系统虽然屏幕大,但偶尔也会有卡顿,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也有待提高。这些小问题,单独看都不算大事,但积少成多,就影响了整体的用车体验。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总的来说,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我并不后悔。它有着途昂给不了的驾驶乐趣、更强的动力和更独特的美式风格。但开了7000公里后,我也必须承认,它的不足也同样明显——宽车身带来的停车焦虑、内饰细节的粗糙、以及不低的油耗。这些,都是潜在车主在下单前必须认真考虑的。那么问题来了:在一台车的“个性”与“精致”之间,你更愿意为哪一项买单呢?

放弃途昂选择探险者,行驶7000公里后这些缺陷令车主难以忍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