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放在跑车屁股上的东西,大家习惯叫它尾翼。说实话第一次在杂志上看到超跑照片,我盯着车尾那块翘起来的板子琢磨了半天,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呢?纯粹为了耍帅摆造型吗?后来才知道,这板子正经名字叫扰流板,搞空气动力学的工程师可在它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汽车跑得越快,空气就越不听话。那些乱窜的气流能把车子往上托,像要把车掀起来似的,轮胎抓地力可就弱了。扰流板竖在车尾,硬生生打乱气流路线。空气撞上这块板子,速度就慢下来了,反而把车尾往下压。有数据说某些车型在高速时能增加20%以上的下压力,四个轮子死死扒住路面,过弯时才不会飘出去。不过具体效果嘛,还得看板子的角度和形状设计,有些夸张的大尾翼看着唬人,实际风洞测试里效果可能还不如低调的小鸭尾。
材料变化也挺有意思。早年多是钢板冲压,现在碳纤维成了主流,轻得像泡沫板但强度翻倍。前阵子看改装展,有台老款GTR的尾翼居然是3D打印的树脂材料,造型复杂得像科幻片道具。不过说实话,不是所有尾翼都是为了速度。有些小跑车装的装饰性尾翼,薄得跟纸片似的,纯粹是心理马力加成,车主可能就图个视觉冲击力。
对了,后扰流板和尾翼经常被混为一谈,严格说有点区别。掀背车后窗上沿那条微微上翘的边,通常叫后扰流板;而独立架在车尾上方的才是尾翼。保时捷911那种电动升降的复杂结构,雨天会自动放平减少风阻,晴天高速自动升起增加下压力,算是把功能玩出花了。下次你在路上看到超跑,不妨注意看它尾部那块板子——可能价值就顶你半年工资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