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万元起,2025款日产天籁上市了!
你没看错,还是那个“移动大沙发”,但这次,它把价格牌打得明明白白——三款车型,2.0L和2.0T两种动力,直接杀进18.88万到23.98万的价格区间。对手是谁?明摆着: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迈腾这些中型车里的“老江湖”。可问题是,当大家都在堆配置、卷智能、拼电车的时候,天籁却选择“以不变应万变”——外观内饰几乎没动,动力系统也还是那套熟悉的组合。这到底是自信,还是保守?我试驾了一整天,聊聊我的真实感受。
外观:低调里的“小心机”
第一眼看到2025款天籁,我差点以为是2024款贴了个新标。没错,整体设计语言完全延续老款,V-Motion前脸、修长的车身线条、溜背式尾部,依旧是那个温文尔雅的“日系绅士”。但别急着说它没新意,细节里藏着日产的“小心机”。
比如车尾那个隐藏式扰流板——平时你看不到,高速时自动升起,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降低风阻系数,提升高速稳定性。虽然官方没公布具体数值,但根据我试驾的感受,120km/h巡航时车身非常稳,几乎没有“发飘”感。这背后,是空气动力学在默默发力。
再看轮毂,低配是215/55 R17,高配直接上到235/40 R19。别小看这个差异,大轮毂不仅视觉冲击更强,操控响应也更直接。但代价是——路感更清晰了,“大沙发”的滤震优势在过减速带时略打折扣。我问了身边一位老天籁车主:“你愿意要R19还是R17?”他毫不犹豫:“R17,舒服才是王道。”这其实反映了两种用户心态:要颜值,还是要舒适?
排气是双边共两出设计,听着挺有劲,但实际声浪被调得非常克制——日产显然不想让你觉得它“暴躁”。这很符合它的定位:家用车,不张扬,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内饰:熟悉的“沙发感”,但智能化有点“上头慢”
坐进车内,扑面而来的还是那股“日产味”——真皮包裹的方向盘和座椅,7英寸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的组合。屏幕不小,但UI设计偏传统,菜单层级有点深。我试着用语音唤醒导航,反应速度约2秒,不算快,但能听懂“去最近的加油站”这种复杂指令。
重点来了:座椅。
我身高178cm,体重75kg,调整到标准坐姿后,腰部、肩部、大腿的支撑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后排,2825mm的轴距(数据来源:东风日产官方)让腿部空间绰绰有余。我特意让朋友坐后排跷二郎腿,头顶离车顶还有两拳。这才是“大沙发”的精髓——不是软,而是恰到好处的支撑与包裹。
但智能化配置上,天籁有点“佛系”。没有L2级辅助驾驶的标配,像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这些功能,据官方信息,是以选装形式提供。而同价位的雅阁,高配已经标配Honda SENSING 360。我试了试选装包,价格不低,算下来接近1万元。这就让人心疼了:你是想要一个更聪明的天籁,还是把钱省下来加油?
动力:2.0L够用,2.0T才是“灵魂”
动力系统是这次的重点。2.0L自然吸气发动机,115kW(156马力),197牛·米,匹配CVT变速箱。这套组合我太熟了——平顺、省油、皮实,但别指望它给你激情。市区代步完全够用,但上高速超车时,深踩油门,发动机转速拉高,CVT的“橡皮筋”感就出来了——动力响应有延迟。
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2.0T车型:179kW(243马力),371牛·米,同样是CVT,但调校明显更激进。我特意在山路上试了试,S挡模式下,油门响应更快,降挡积极,加上9扬声器BOSE音响一开,音乐一放,还真有点“运动轿车”的味道。
但问题也来了:CVT变速箱能承受这么大的扭矩吗? 我查了资料,日产的XTRONIC CVT经过强化,理论上没问题。但长期激烈驾驶,还是要悠着点。毕竟,天籁的基因是“舒适”,不是“战斗”。
竞品对比:雅阁、凯美瑞、迈腾,谁更值得买?
我们拉出三位对手: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迈腾。
价格上:天籁18.88万起,雅阁17.98万起,凯美瑞17.98万起,迈腾18.69万起。天籁不算最便宜,但2.0T顶配23.98万,比同级对手的高功率版本便宜1-2万,性价比优势明显。
空间上:天籁轴距2825mm,雅阁2830mm,凯美瑞2825mm,迈腾2871mm。差距不大,但迈腾的后排头部空间更优,天籁和凯美瑞胜在座椅舒适度。
动力上:天籁2.0T 243马力,雅阁1.5T 192马力,凯美瑞2.0L 170马力,迈腾2.0T 220马力。天籁2.0T是四款车中动力最强的,但油耗也更高——官方没给数据,但根据经验,预计百公里8-9升。
智能化:雅阁和凯美瑞都标配L2级辅助驾驶,迈腾也有Travel Assist,而天籁需要选装。在智能驾驶辅助上,天籁落后半步。
所以,如果你看重动力+舒适+性价比,天籁2.0T是个好选择;如果你更在意智能化和保值率,雅阁和凯美瑞可能更合适。
用户声音: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在东风日产车主群问了一圈,两位车主的反馈很有代表性。
一位是2.0L低配车主:“买它就是图省心,油耗低,座椅舒服。每天通勤50公里,一个月油费不到600。语音识别是慢点,但我不常用,收音机听听新闻就够了。”
另一位是2.0T高配车主:“我选装了智驾包,花了9800。高速上用自适应巡航,真的轻松。但有一次系统没识别到前车变道,我赶紧接管。再好的辅助,也不能完全依赖。”
这两段话让我意识到:天籁的用户群体很清晰——追求稳定、舒适、不折腾的人。他们不一定是科技极客,但懂得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车”。
行业观察:燃油车的“守”与“变”
2025年了,新能源车已经占到新车销量一半以上。天籁还在卖燃油车,是不是“逆势”?
我觉得不是。中型燃油轿车仍有市场,尤其是那些对续航焦虑、充电不便、保值率有顾虑的用户。天籁的策略很明确:守住舒适核心,小幅升级,价格打实。它不追求颠覆,而是做“可靠的选择”。
但长期看,如果日产不加快智能化和电动化步伐,天籁可能会被贴上“传统”甚至“落伍”的标签。隔壁本田已经推出e:NP2这样的纯电雅阁,丰田也有bZ3,大众更是全面电动化。天籁的下一步,会是“电驱天籁”吗?暂无相关数据,但值得期待。
总结:它不是最炫的,但可能是最懂你的
2025款天籁,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它把“舒适”这件事做到了极致。18.88万起的价格,2.0T 243马力的动力,加上“大沙发”座椅,让它在同级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它适合谁?
家庭用户,看重空间和舒适
老司机,喜欢平顺驾驶感受
预算有限,但想买个高配动力
它不适合谁?
科技控,想要最新智能座舱
追求个性,讨厌“大众脸”
长期高速通勤,对辅助驾驶有刚需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在电动化浪潮下,你还愿意为一台“纯粹”的燃油舒适轿车买单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对了,有车友问我:“天籁的CVT耐用吗?” 我的回答是:正常使用,10年20万公里没问题,但别拿它当超跑开。这是我作为“老司机我”的经验之谈。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