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马力! 这数字放在一台小型掀背车上简直离谱,要知道2011年的奥迪A2概念车才114马力,电动化居然让这款经典小车性能暴涨近三倍。
最近网络上疯传的谍照证实,奥迪正在秘密打造一款代号A2 e-tron的电动跨界车,它不仅要接替停产的A1和Q2,还打算用MEB平台的技术底子颠覆人们对入门豪华车的认知。
这款车长得实在太有辨识度了。
短引擎盖、高车顶、倾斜的前挡风玻璃,还有那个水平分割的后窗设计,完全复刻了1999年经典A2的轮廓。
但走近细看就会发现玄机:前脸装着“双层式”大灯,上面是细长的日行灯带,下面保险杠里嵌着矩形主灯,封闭式的中网明显是电动车的标配。
车身侧面干净利落,门把手居然藏在窗线底下,这种设计将来也会用在奥迪Q7上。 从B柱开始车顶线条快速下滑,形成溜背造型,配合宽大的轮眉,跨界味儿一下就出来了。
车尾更绝,贯穿式尾灯横跨整个后备箱,车牌框被挪到保险杠上,后窗尺寸缩小,说不定会配电子后视镜。
核心硬件全来自大众集团的MEB平台,这底子已经在大众ID.3和奥迪Q4 e-tron上验证过了。 工程师套用了ID.3高性能版的电机方案,让这台小车爆发出326马力的功率。 对比同级别燃油车,这数据已经接近高尔夫R的水平,谁能想到一台入门奥迪能有这般蛮力?
电池组会分成好几个容量版本,WLTP续航大概在450到600公里之间晃荡。 快充支持150千瓦,插上电半小时就能补够通勤一周的电量。 低配版用后驱打发日常够用了,高配则可能加个前电机变成四驱,下雨下雪天抓地更稳当。
奥迪明确说这车要同时填上A1掀背车和Q2小型SUV留下的坑。
定价区间瞄准20万到30万人民币,和宝马i1、奔驰EQA这些豪华电动入门货抢饭吃。 现在曝光的测试车已经是预量产版本,说明设计基本冻结了,就等2026年正式发布。
欧洲市场会最先开卖,中国和北美得稍等等。
毕竟咱们这儿新能源竞争太激烈,奥迪得琢磨怎么把车机系统做得更接地气,说不定会找华为这类科技公司合作智能化功能。 虽然官方没明说电池容量具体数字,但参考MEB平台其他车型,60度电到80度电的配置概率很大。
内饰还没被拍到,不过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悬浮式中控屏、精简的物理按键、再生材料打造的座椅面料,这些电动车的标配肯定少不了。 奥迪可能会把A6 e-tron那套弧形屏下放过来,毕竟要对付宝马的iDrive 8.5系统。
测试车伪装重点集中在前后保险杠,说明灯组造型和散热口细节还在微调。 轮毂尺寸看起来不超过18寸,估计是为了续航考虑没敢用大脚。 门框边缘贴着厚厚的胶条,看来隔音工程下了本钱。
经典车复活最怕搞成“情怀税”,但奥迪这次把宝押在电动平台上倒是聪明。 MEB架构的成本控制优势能让A2 e-tron定价比油车时代更狠,何况现在年轻人买小车更看重科技感而不是品牌光环。
工程师在底盘调校上应该会走舒适路线,毕竟这类车车主多数时间都在城市里转悠。 不过326马力的底子在那儿,运动模式一开估计还是能让人嘴角上扬。 充电口大概率放在右后翼子板,和大多数欧系电动车保持一致。
供应商透露的消息说,这车会用更轻的铝合金车身覆盖件,毕竟老款A2就以轻量化出名。 门把手说不定能选装弹出式设计,降低风阻多蹭点续航。 后视镜支架看起来特别细,可能暗藏了降风阻的纹路。
关于命名还有个趣事:内部文件显示“A2 e-tron”和“Q2 e-tron”两个名称都在注册,最终可能根据市场偏好决定。 欧洲人更认A2的情怀,中国消费者可能觉得Q2听起来更SUV化。
伪装车轮胎用的是低滚阻型号,胎宽不超过215毫米,明显是续航优先的设定。 刹车卡钳尺寸不大,印证了单电机后驱的基础配置。 测试团队在德国乡村路上被拍到时,车辆行驶姿态很平稳,悬架应该偏软调校。
中控台谍照虽然模糊,但能看出用了悬浮式岛台设计,换挡杆可能集成在方向盘右侧。 空调出风口贯穿整个仪表台,这种布局和现款A3很像。 门板上的储物格尺寸挺大,实用性和老A2一脉相承。
全部评论 (0)